“你們這個年紀轉而來學習心理學,又趕上咨詢師資格考試的最后一屆,確實有點兒那個什么哈”隨著老師的欲言又止,整個教室的氣氛陡然凝重起來。誰知老師話鋒一轉,接著說道:“但是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要不然你們也不會有機會認識我。”
話音未落,又是一次哄堂大笑。這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幾乎成了這位老師的口頭禪,每每讓我們緊繃的心在瞬間釋然。她說得一點不錯,對我來說,能遇到這樣可愛又有大智慧的老師,真的就是最好的安排。
而現在的我,回望自己這一年多不同于以往三十多年的循規蹈矩的經歷,也處處印證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先天視力不佳,生活似乎也沒有太難為過我。從小到大,父母疼愛,品學兼優。念書工作戀愛,雖然波瀾不驚,卻也一路順風順水。
去年元月,我又如愿以償地生下一個女孩,湊成了一個好字。本以為從此可以過上兒女雙全幸福快樂的生活,誰知道生命中的那道坎就在此處等著我。
產假的幾個月也正值大寶幼升小,每天除了操持妹妹的吃喝拉撒,還要對付哥哥的懶散拖拉。為了讓妹妹純母乳喂養,生生把自己塞成土肥圓;為了幫哥哥渡過適應期,差點讓自己成了河東獅。更別提妹妹高燒的同時哥哥骨折,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過來的。
忙于事業的老公連孩子都顧不上,更妄談來關心我了。在少之又少的交流中,指責和嫌棄占了大半。當彼此都被壓迫地喘不過氣來了之后,不出意料地上演起那些狗血劇情。
那段時間,我就像一個溺水的孩子,胡亂揮動著雙手抓取救命稻草。一開始,是每周兩期的《奇葩說》。后來,是各大公號里的各種雞湯。直到一次,我在兒子學校提供的心理咨詢群中,請老師推薦了幾本書。
當時春子老師推薦了三四本書,真的非常感謝她的指引。我憑著感覺首先選擇了老師介紹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
似乎冥冥中有一種吸引力,讓我在不經意間開始,卻沒想到一發而不可收。在連續讀完兩遍之后,果斷買下全套張德芬的書,并一口氣讀完。
讀書,讓我跳出了以前的思維慣性去看待人和事,對自我有了更深的認識和覺察。再反觀一度讓自己覺得沉重不堪的生活,竟神奇地感到云淡風輕起來。
重拾心情的我開始學會欣賞一地雞毛的生活,哪怕是成天和哥哥斗智斗勇、幫妹妹把屎把尿。我也不再逃避去面對自己,首先就是積極地瘦身。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月時間,我又能把自己塞進以前穿的工作制服里了。
張德芬老師的書中多次提到了對已經發生的事臣服的意義: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愿意面對它有時候有點丑惡的包裝,帶著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看到裡面深藏的禮物。
換句話說,不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嗎?
*? *? *? *? *? *? *? *? *? *? *? *? *? *? *? *? *? *? *
剛開始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真是激情滿滿。告別將近一年宅家的生活,和同事朋友恢復了聯結,感覺自己又是一個完整的人了。
可是靠著產假被潛抑多時的問題很快就重新浮出水面――這份工作不是我的興趣所在。很早就明白這點卻一直還硬撐著的原因,是我其實不知道自己到底對什么感興趣。
說來真是可笑又可悲,一個從小到大別人眼中的好學生乖孩子,卻始終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可這時情況不同了,我發現初涉心理學,不僅幫助我解決了很多困擾,還激發了我濃厚的學習興趣。我終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但是,在35歲高齡,要放棄自己從事了十多年的專業,另起爐灶,投身到一個自己知之甚少的領域,我還沒有這樣的勇氣。只能在業余時間翻看一些相關書籍。
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比較嚴重的事情。我在工作中出了一個非常低級的差錯,卻差點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所幸最后得以補救,但我的內心卻許久不能平靜。
我在銀行工作十幾年,雖說志不在此,但也恪盡職守,從來沒有過什么大的失誤。為什么卻在此時此刻,在最簡單的操作上馬失前蹄?
在作了深入自我覺察后,我終于看清楚“身未動、心已遠”的自己,差錯絕不是一個偶然。于人于己,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日子都不能再繼續下去。想通了這一點,我便毫不猶豫地辭了職,報了心理咨詢師專業培訓課程,開啟了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
正如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失誤是潛意識的外在表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 *? *? *? *? *? *? *? *? *? *? *? *? *? *? *? *? *
為了理想一往無前的日子特別純粹,依然是平凡瑣碎的生活,卻時時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我想,這就是人本主義所提及的“高峰體驗”吧。
除此之外,學習還帶給我許多意外驚喜。比如,我忙于自己學業無暇陪作業后,哥哥學習起來反而自覺自律了;我不再為妹妹的撒潑打滾而氣急敗壞后,她反倒是知道適可而止了……再比如,在我一邊學習一邊思考一邊領悟,需要融會貫通需要整合需要表達的時候,遇到了inlight寫作營!
然而,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越靠近心理學,越認識到這是一條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投入的漫漫長路。月光很美,但凡俗生活也離不開六便士。
就在這個時候,我偶遇了一位在減肥路上致力多年、終于在最近成功的朋友。我們都驚嘆于彼此的改變。她介紹了自己的瘦身秘訣,也鼓勵我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分享給身邊面臨同樣煩惱的朋友。
于是,我的微信小店開張了。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原來那時的土肥圓是為現在積累了經驗,當時遭受的所有責難羞辱,都是為了現在遇見更好的自己。
原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 *? *? *? *? *? *? *? *? *? *? *? *? *? *? *? *? *
有的時候,生活就像帶你玩了一次激流勇進,慢慢地將你升到一定高度,再快速推你跌入谷底。當你挺過心臟跳出胸口的瞬間,當你忐忑地睜開緊閉的雙眼,當遮天蔽日的水花終于散去,眼前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另一番風景。
所以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因為美好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