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結識簡書,有幸在簡書憶雪兒小伙伴的推薦下知道了余老詩,感謝參加了余老詩的課程,收獲滿滿。第一期課程已完美收官,第二期課程即將開始。在群里,余老詩依然每天伴隨我們成長,每日一思,讓我們成就更好的自己?,F將7月13思精選留言整理如下:
寫作精進人生,寫作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聊聊你喜歡的一部小說的名字?小說講了一個什么樣故事,用你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一.小歸ing
喜歡《紅樓夢》,它講述了一見真情的木石情緣,一段不門當戶對的愛情,最后還是敗給了金玉良緣,門當戶對的婚姻。也反映了很多社會問題:愛情、婚姻、價值觀等。最喜歡的是林黛玉,她復合中庸之道,人見人愛。有才華,有主見,能力決定了命運,不喜歡書里面的宿命安排,感覺后40回應該和原著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只喜歡前80回。
二.藍色海洋123
看了太多的小說,把記憶的長河打開,各種人物蜂擁而至爭先恐后的躍入筆端,第一個便是曾經榮獲第三屆矛盾文學獎的《穆斯林的葬禮》,我以為可以代表中國長篇小說的最好水平。
它是一個悲劇,但哀而不傷,自有慷慨激昂,充滿了時代的烙印。他的悲劇一是時代~穆斯林的玉器世家,三代人六十年的坎坷浮沉,跨五四經二次大戰,歷十年浩劫等巨輪下的不得不俯首。二是人心~人心叵測中無奈的接受悲苦的命運,到頭來什么都沒有留下……除了愛。這是我讀完這部小說感到最欣慰的地方,生的希望一直都在。
值得閱讀的還是這部小說的雙線創作手段,值得品讀。
三.潯瀠
我覺得自己看過的書很多都記不得,至于故事,看得最多的應該算是言情小說。其實,有時候言情小說并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會玩物喪志,小說寫的就是人生,一場經過了修飾和沖突對比的真實人生,很多時候我都能在里面找到現實生活的影子,從里面得到成長?,F實生活中,更多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是平淡無奇的,在故事里面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去對待那些生活中突然而至的突發事件,讓自己的心態和心智不至于被突如其來的事情打亂而做出讓自己悔恨的事情,簡單說就是讓自己更冷靜和理智吧。
四.遇見萌小雅
最近在看余華先生的《活著》,這部被稱為零度寫作的小說,文字樸實,就像在嘮家常,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福貴講述他從一位浪蕩公子,不學無術到自己把家產敗光,氣死父親,一貧如洗,不再是徐家少爺,而是農民福貴,看似是禍卻也是他的福,妻子家珍對他不離不棄,有一雙兒女,日子雖艱苦,卻也踏實,可是命運有無數變數,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以及在大時代下一家人的生活,會看哭,又覺得就像一位叫富貴的人,坐在你旁邊向你講述一種生活。
活著,后來福貴和福貴都活著。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五.百里十三香
讓我最著迷的一部小說是簡奧斯丁的《曼斯菲爾德莊園》。
這部小說很好的詮釋了當時的英國中產階級的婚戀觀。這也是簡奧斯丁的小說特點,評論家認為,她的小說是“在象牙上雕刻”。當時中產階級的婚戀觀是要門當戶對。但是小說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重視心靈的刻畫,重視精神的契合。
小說認為美滿的婚姻必須建立在精神一致的基礎上。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三觀一致。這本小說也是我認為青春期的少年必讀的小說之一。小說能夠從青少年的角度出發正確看待婚姻,通過兩代人不同的婚戀觀造成的或成功或失敗的人生,教育人們婚姻一定要形成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不能只追求愛情,而與沒有經濟基礎的伴侶結合。也不能只追求門當戶對或者是榮華富貴,忽視了心靈上的一致性。這兩種婚戀觀都會導致婚姻的失敗。
在我們今天,婚戀觀這個問題需要正確的教給孩子。說教是不行的,最好能通過明顯的事例來說明。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不能找經濟基礎太差的伴侶,但是孩子又不理解家長,這時家長如果一貫反對,容易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
如果讓孩子看書,讓他們知道,魯莽的婚姻會帶來不好的結果。我主張的是正確的婚戀觀應當從青春期就開始培養。把小說當成老師,讓它對孩子循循善誘,輸注正確婚戀觀,孩子在婚戀年齡就會少走彎路。
如果你想教育孩子,來讀這本書吧,如果你想改變自己,來讀這本書吧,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別人的人生,來讀這本書吧,它一定會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期待愛學習,愛寫作的你,也加入我們,一起成為我們的小伙伴,一起成長,一起精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