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了解到的是關于堅毅主題為“釋放激情與堅持的力量”的 TED 演講,作者是安杰拉·達克沃思,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她也是2013年榮獲美國麥克阿瑟學者獎,該獎項也被稱為是“天才獎”。
很多人認為,成功的要素在于智商和情商。但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安杰拉·達克沃思認為,堅毅的品質對成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讓我們看到了關于成功的另一面就是:
發(fā)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挫敗中不斷磨煉自己,
成為一個堅毅的人,
從而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從概念開始到行動方法結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既有雞湯也給了勺子。
我們先來樹立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就是:堅毅究竟是什么?
作者給出如下公式:?堅毅 = 激情 + 堅持?
激情的含義。
興趣是良師益友,可是,長大后的我們,卻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苦苦堅持。
為什么不敢追隨自己內心的激情?為什么追隨激情會被認為是不靠譜的表現?還記得前些日子那個著名的“世界很大,出去看看”的辭職申請嗎?
原因是,我們對激情存在很深的誤解:
激情不是剎那間的決定,相反,它需要時間去慢慢發(fā)現;
激情真的不是那個三分鐘的熱情!而需要重新賦予它長期的屬性。發(fā)現激情或者尋找激情這個階段開心比努力更重要,關心自己是否真的愿意投入精力去做。
激情并不是從小就決定的志向,相反,它需要不斷摸索和嘗試。
那激情不是別人賦予你的,不要去完成別人的夢想。真正的激情是源于自己內心生長出來的,多嘗試,總會遇見。
趁著年輕多嘗試,就像動物城里的主題曲一樣:嘗試一切 TRY EVERYTHING。
堅持的力量。
堅持更像是跑馬拉松,跑得多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了多久。
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為了籌集資金,熬了多少個通宵,并不能說明他有多堅毅。
是否能長期堅持下去,對自己的目標保持忠誠,才是堅毅看重的標準。
堅毅是做你所愛的事情并且持續(xù)的愛。
建立了準確的堅毅的概念,再來對比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幾個概念有什么區(qū)別。
堅毅,比智商、情商、自控力更重要的品質
智商
早期的心理學家曾認為,智商是預測一個人未來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個觀點根深蒂固,以至于現在,大眾對智商仍偏愛有加。然而,對天才的偏愛反倒為我們的懶惰或不求上進提供了絕佳的借口:我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不是因為后天不努力,而是我先天不足。
智商不是不可更改的,不要為自己的不努力、懶惰找理由。
自控力
棉花糖實驗是一個有關延遲滿足范式的經典實驗。在棉花糖實驗中,一個小朋友等待時間的長短與他長大后參加“美國高考”SAT考試所取得的分數具有顯著的相關性。不只是美國,這個實驗在世界多個國家都進行過,結果都非常類似。
這一實驗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從而自控力取代智力,成為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情商
情商由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提出。他認為,在現代社會中,相較于智商論提倡的左腦的邏輯思維能力,右腦的共情力作用更大。
情商高的人,既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善于管理他人的情緒,做起事情來也就更加游刃有余。
因此,情商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笑來老師那里情商是一個不被提及的概念,他認為一切情感或交際問題都是智商問題,也就是想清楚交往過程中什么更重要。
堅毅
堅毅指數量表開發(fā)于西點軍校。堅毅指數量表一共有10道題,描述了10種情況。測試者需要對照自身情況,從“一點兒都不像我”到“特別像我”5個答案中做出選擇。這個量表不僅能測出測試者的堅毅指數,還可以分別測出測試者的“激情”指數和“堅持”指數。
堅毅指數量表在西點軍校在兩次測試結果中表明:那些得分低的學員會過早推出。
同時作者也在銷售領域做過同樣的測試,那些指數量表得分較高的銷售員會有更好的業(yè)績。
堅毅指數表測量的數值和被測試者的當前狀態(tài)有極大的相關性。
如何提高自己的堅毅指數,下面作者給出了方法。
找到自己的激情
如何尋找到自己的激情?這需要前期大量的嘗試。
即使是在發(fā)展興趣這件事上,人們也是需要努力的。
大多數的堅毅典范都花了很多年去探索自己的興趣,而那個最終占據他們心靈的事情,并不是他們第一次遇到時就被認出的。
嘗試一切吧,游泳冠軍其他運動也都做過很多其他嘗試,一個著名廚師也是不斷嘗試后發(fā)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制作美食。
雖然成功人士在接受采訪時,經常會說,“我無法想象自己會選擇其他的職業(yè)”。
但是,事實上,很多人早期都曾有過從事其他行業(yè)的經歷或想法。
所以,不要坐在那里想自己到底喜歡什么,而是要勇于嘗試,勇敢追求,實踐出真知。
刻意練習
堅毅,不僅在于一個人投入到某項興趣上的時間,還在于投入的質量。
專業(yè)高手是如何進行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的?
先找到需要改進的一個微小方面,
然后全神貫注地投入和努力,
并尋求外界的反饋,
之后再依據反饋一遍又一遍地調整和練習,
直到此前的不足變成無意識的能力。
人生使命
激情源于興趣,也源于目標。所謂目標,就是你的人生使命,也就是造福他人的意圖。
雖然只有少數人真正做到了把工作當作人生的使命,但這并不是因為人們缺乏渴望。每個人在賺取“面包”的同時,也在追尋生活的意義。
那怎么才能知道人生使命呢?
答案是,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不斷審視自己,不斷思考如何與其他人聯(lián)結,如何與更廣闊的世界聯(lián)結,如何展示你內心深處的價值觀。
一個曾經說“我在砌磚”的泥瓦匠,也可能在某一刻意識到自己在創(chuàng)建“上帝之屋”。
擁有成長心態(tài)
在積極心理學領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習得性無助實驗。實驗發(fā)現,那些對電擊沒有控制力,只能被動承受痛苦的小狗,在面臨逃跑的機會時,也仍然傾向于被動承受電擊,不做任何反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狗都是這樣,還有1/3的小狗,表現出堅毅的特性。盡管經歷了先前的痛苦,它們仍然沒有選擇放棄,逃到了安全地帶。正是這些小狗,讓研究者將研究對象轉為處于類似逆境卻仍然不會放棄的人類。
到底是什么因素,讓那些屢屢遭受失敗的人,仍然心懷希望,一遍又一遍地嘗試呢?
答案是?成長心態(tài)?。
成長心態(tài)幫助你用樂觀的方式解釋逆境,它讓你充滿希望,不斷尋求新的挑戰(zhàn),并讓自己更強大。
成長心態(tài)和堅毅總是并肩同行,換句話說,擁有成長心態(tài)的人更為堅毅。
通讀整個培養(yǎng)堅毅品格的方法后,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還記得王國維提到過的人生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回到這里也就是:要找的自己的激情,怎么找,不斷嘗試。
第二境界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一旦你找到了自己的激情后,需要刻意練習,一定要意識到什么是真正的努力。
第三境界 :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過程中我們不斷克服困難,要始終保持成長心態(tài):把自己變強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辦法。
不要去外部找捷徑,內省自己,關注自己的成長才是那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