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怕欠債,以欠債為恥。欠著債,心里不踏實,茶飯不香,總是不自在,追求“無債一身輕”。西方人不怕欠債,至少內心沒有擔憂,這與西方的社會信用體系也有關系。
有位同學起步做生意,完全可以貸款十萬塊錢,他想來想去很肉疼這些利息,就決定向家族里的親戚朋友借錢,確實,親戚朋友都沒有問他要利息,此舉省下了不少利息。
幾年后,他開始做生意,做得風聲水起。然而,麻煩也隨之而來,曾經借錢給他的親戚們,一旦有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曾經受過恩惠,理當回報,對于親戚們的要求,也盡量滿足。
但是,親戚太多,不是今天這個有需要,就是明天那個有需要,老婆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有苦說不出,一旦拒絕,就是忘恩負義。更令頭疼的是,有些親戚倒不找他借錢,而是要求他辦事,不是為這個表弟找份工作,就是給那個表妹介紹個去處,于是,他欠下了更多人情。
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我們所說的欠債大多數都是指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借錢,而西方所說的借錢卻是向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借。兩者存在著本質的區別,所以才會導致我們特別怕借錢還債。
其實如果真的領悟到借錢真正的方式和含義,就不會再出現上面這位朋友情況了。而且,80%的富豪、有錢人都是這么做的。沒錯,就是在需要錢的時候找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借,也就是所謂的貸款。
重要的是不管是投資、理財、創業,真正的有錢人最初都是這么做的。
所以,富人的財富軌跡是:努力工作—掙取收入—努力想辦法借錢—投資賺錢,用銀行的錢、別人的錢來為自己服務,最終讓自己走上富裕之路。而且會越來月富有。他們知道錢會不斷的貶值,過去10多年的實際通貨膨脹率大概都在8%左右,什么意思呢?就是現在100萬,到明年實際上就只值92萬,只要錢放著不動,一年就會蒸發掉8萬塊左右。
而窮人則是:努力工作—掙取工資—消費—儲蓄。窮人拼命掙錢,但總是將掙到的錢放在銀行里面,讓錢靜靜地躺在那里。讓自己的錢逐漸流失,導致了最后越存越少。
因此,中億行金融提醒朋友們,在有能力、有條件的情況下為什么不合理貸款借錢,用他人的錢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