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這四個字學過歷史的我們并不陌生,它的存在對已經千瘡百孔的清朝來說是致命的,它的歷史寫不出來,更寫不好。只是想寫一下里面讓我影響深刻的翼王石達開。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百度的顯示)
石達開是天平天國的中流砥柱,是文物雙全的英雄人物 ,在清朝眼中他是叛逆是反賊,在太平天國的將士眼中,他是五千歲,是戰無不勝的常勝將軍,是受人愛戴的翼王。可是,人無完人,是人就會有缺點,就會有瑕疵,翼王也不例外。
家資巨富:石達開的石姓家族是一個大家族,族人有好幾千人,用現在的話說,石達開是家底豐厚。在當時是良田千頃,使奴喚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土豪,而且還是長得倍帥的土豪,放在現在也能秒殺眾多小鮮肉吧,有錢有顏還有才,是文武兼備。號稱是太平天國的柱石。一開始不明白,為什么要參加太平天國呢?在當時,清朝軟弱無能,列強紛紛登錄中國,號稱天朝的清政府,在閉關鎖國那么多年后,面對列強的火槍大炮,自己手中的大刀長矛,怎么能不妥協。或許是對當時制度的厭惡和失望,或許是對自己理想的追求,石達開易燃捐獻全部家產,跟著洪秀全洪天王南征北戰,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時期。
一開始的艱難是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好在永安建國 ,定都小天堂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南京是當時六朝的古都,定都在那里之后,石達開提出繼續開拓領土,而不是樂享在此,可是當時的洪秀全洪天王和東王楊秀清去不愿再繼續征殺,想在小天堂好好享受,不思進取。要是當時,能聽取石達開的建議,或許歷史就不會不一樣吧。當洪天王和東王在小天堂貪圖享樂的時候,翼王石達開卻在外面南征北戰,西擋東防,來保證小天堂的安全。
太平天國內訌(天京血淚)翼王石達開重情重義卻慘遭滅門
東王楊秀清不滿現狀,想取代洪天王,開始了一段注定是悲劇的計劃,當時洪天王三道密令同時傳達,因為前線的吃緊,翼王沒有及時回京,最先到達的是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剛,洪天王的意思是只處決東王就行,其他人等可以放過,可是,事情不是他能控制的,已經殺紅眼的北王和燕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東王府幾萬人全部處決,幾萬人啊,是怎么樣的慘狀。處理完東王之后,北王覺得自己立下大功一件,當時又是他的兵力掌管天京,所以,他想走東王的老路,同時又覺得自己要比東王勝算多,當翼王回京的時候,天京已經是一片白色恐怖,洪天王的寶座岌岌可危。因為回京的晚,很多情況都不是很清楚,再加上前線緊張,沒有帶很多的兵力回京,看到京內的情況,除了心疼就是震驚,不相信昔日并肩作戰的兄弟,會如此的殘忍,如此的沒有人性,翼王顧及兄弟情沒有直接開站,而是去談判,去講理。在那種情況下,北王早已不是以前的北王,他早已被權力被殺戮蒙蔽了雙眼,在北王拉攏翼王石達開失敗之后,就起了殺機。在翼王回府以后,北王韋昌輝對自己昔日的戰友,下了殺手。翼王在部下拼死保護下,才殺出一條血路,回到大本營,可是,府里的人呢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呢,卻沒有幸免,全部死在北王刀下。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翼王還是忠心耿耿,好不動搖。幫助太平天國度過了這一難關,抱住了洪天王的寶座。
傷心出走,離開天京
內訌結束后,洪天王疑心外姓人員,害怕翼王會是第二個東王,所以處處排擠,處處疑心。監視奪權一步步逼的翼王無走可走,看到處并肩的弟兄,沒有死在清軍的手里,卻葬送在自己人的手下。看著現在的洪天王知道,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一起并肩作戰,一起出生入死的二哥了,只能共甘苦,去不能同富貴。翼王心寒了也心涼了,怕自己和自己手下的弟兄落得和北王他們一樣的下場,所以,不得不離開天京,離開自己的家。在翼王決定率部出走的那一刻,他就是一個沒有家的浮萍了啊。沒有根的大樹,怎么 能生存下去呢的。
被困安順場,慘死清軍手中。
導致翼王率部下十幾萬人出走南京,開始了艱難的西征旅途。翼王最終的打算是到四川,把四川作為根據地,可是,蜀道難,蜀道難,注定這條路上走的異常艱難。
在翼王出走之后,洪天王后悔,曾兩次派國舅去請石達開回京,因為經過內訌,太平天國早已是內外堪憂,第一次的時候,石達開沒有回去,因為他怕自己回去之后會沒有好的下場,怕自己會做出后悔的決定。當第二次國舅來請他的時候。石達開說出永不回京的誓言,不是不想回而是回不去了啊。第二次的時候,由于他的堅持不會京的誓言,導致手下五員大將,帶走了十一萬的兵力。再加上當時清軍的團團包圍。
1863年5月石達開到達大渡河,原以為會強渡大渡河,可是天公不作美 ,暴雨水位上漲,,沒法行船,天平軍被百年不遇的洪水給困在這里,多次強渡卻都沒有成功,前無去路,后有追兵,糧草已絕,在這樣的情況下,石達開提出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換取手下幾千名弟兄的性命,可是,清朝會履行諾言嗎?答案是不會。1863年6月27日 石達開在成都慷慨就義。在石達開就義之后,安順場就成了屠殺場。幾千名太平天國的士兵,全部被屠殺。從此世間再無翼王,再無石達開。
石達開能文能武,文采極好,軍事更甚 ,甚至逼得曾國藩跳過江。可惜啊在被困的時候,他后悔為什么第二次的時候,沒有跟著國舅一起會去呢,回去之后,在和洪天王攜手是不是局面就不一樣了呢?當翼王的死訊,傳到洪天王的耳朵里的時候,洪天王放生痛哭 ,是不是在后悔,沒有在堅持呢。世界上沒有后悔藥,也沒有絕對的事情。要是沒有沒沒有東王的內訌,沒有北王的濫殺無辜,沒有天王的猜疑 ,沒有翼王出走,是不是當時的歷史就會不一樣了呢。這些只是我們后來人的猜測,沒有那么多如果。
當時的歷史,我們沒法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只能通過前人的撰寫來了解,我們沒有辦法去評判歷史的對錯,只能在歷史滾滾長河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