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夸一個人用得最多的詞,無非是“能力強”、“聰明”、“勤奮”、“自律”、“努力”……
但漸漸地,夸一個人“靠譜”,成了最高級的評價。
01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有哪些職場套路是同事不愿意告訴你的?”
答:凡事有交待,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做一個靠譜的人。
做事一定要有閉環思維,所謂閉環指一件事有了開頭,就必須有結尾。
有的人做完領導安排的任務后就不再吭聲,等著領導再次確認,這就沒有完成閉環。
做完領導安排的任務后要主動發給領導,還要口頭或者微信告訴老板。做到這幾步,這件事才算真正形成了閉環。
生活中,時常能見到這樣的人:愛談天說地,哪怕是天文地理,也能說出個名堂來,但他們做起事來卻虎頭蛇尾,丟七落八。
而有一些人舉止憨態,不善言辭,但他們辦事會讓人很放心,他們不但能有條有理地完成每一件事,而且常常有超出預想的效果,讓人驚喜不已。
曾國藩觀人四法:講信用、無官氣、有條理、少大話。
漂亮話誰都會說,可漂亮事卻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世界從不缺聰明的人,缺的是為人處事靠譜踏實之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靠譜,才會有更多心有正念的人相遇。
02
我有一個朋友去面試,不巧遇上大暴雨,出行極度困難。由于之前跟人約好了,所以她還是去了,而且沒有遲到。
當她到達面試的公司時,已經非常狼狽,衣服上、鞋里都是水,她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時,心想肯定沒戲了,因為儀容不過關。
可當面試官看完她的簡歷,當即就告訴她被錄取了。
原來當天暴雨,只有她一個人去參加面試了,公司正是看中她的職業素養所以當即錄取。
爽約在現在仿佛再平常不過,很多人會把遵守約定當成死板,為自己投機取巧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契約環境中,有些捷徑是建立在大家都守規矩的前提之上的,規矩有底線,捷徑沒有。
在這種環境下,一個人破壞契約走了捷徑,看上去是聰明,其實是敗壞。當其他人見此好處爭相走捷徑之時,捷徑早已不存在,剩下的只有弱肉強食。
一個經常毀約的人,是在透支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許這個過程會帶來小恩小惠,不會立刻付出代價,可一旦信用破產,必定寸步難行。
03
不僅職場怕遇人不靠譜,人際交往中也是一樣。
可愛的人好找,靠譜的人難尋。這里的可愛可以替換成你喜歡的一切品質,比如善良、開朗……
與人交往之初你可能會覺得,天哪!這個人怎么這么可愛,接觸時間長了可能就變成,天哪!這個人怎么這么不靠譜。真正可愛的人始終都是一樣的可愛,不靠譜的人各掉各的鏈子。
儒家說克己復禮,“克己”和“復禮”就像一件事情的兩個面。
對外表現的是復禮,是道德;對內表現的是克己,是內在秩序。
靠譜也是一樣,一個真正靠譜的人,是把靠譜當做自己的品質,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別人對自己的要求。
靠譜,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只有自己靠譜,才能交到靠譜的朋友,每一次靠譜的表現,是在展示自己的個人形象,積累自己的社交信用,是最值錢的名片。
“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傳奇,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人們將心意化作了行動而已?!?
哪有那么多的天賜良機,不過是那些普通人,踏實、靠譜地做好了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