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讀一本書.張磊沙】2016-2-24-14
—《談話的力量》
原文:
小處著手,比起50美元,你更愿意借給我50美分,不是嗎?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他人。要求的越少,得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對一個剛認識的人來說,他更愿意和你去喝一杯咖啡,而不是去吃一頓七道菜的中國大餐。40.88%
思考:
讀此之前,對于邀請的必要性是認可的,但對于邀請的度卻很少思考過。
“要求的越少,得到的可能性就越大。”講出了交往的度。
初次邀請,無功不受祿,如果太過于正式和破費,反而讓對方壓力巨大。另外邀請的形式,是吃還是玩,在什么場所,是否符合對方的興趣及安全性等的考慮也是有必要的。另外邀請的語言、情緒等熱情和真誠度,也會影響邀請對方的認可及接受。
曾經面對陌生人感覺有必要,卻不能很好的發出邀請。原因很多,有排斥主動邀請,有不知如何邀請,有邀請無果。如果因為受挫而停止交往的必要邀請,我們將無法從事很多工作,無法體驗多樣生活。
輕松而有度并真誠的發出邀請,我想對方將會感受到,并給予正面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