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大多數青春電影一樣,在高三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萌發出的好感漸漸生長為最難忘的初戀,經典的差生與學霸的戀愛故事,過程與結局都套路般的似曾相識。臺灣青春片的套路大抵如此:高中差生與優秀生之間的青春悸動,隨著時間流逝,年少的愛戀被現實打碎,每個故事里的人都在時光里慢慢成長,在親情、友情、愛情的萬花筒中找回自己的心。好像也沒什么好說的,每部片子除卻演員不一樣,故事細節不同,影片本身傳遞信息大抵就是年少的愛情值得懷念,卻也有沒有一直走下去的遺憾。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內地的《青春派》、《誰的青春不迷茫》、《匆匆那年》、臺灣的《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九降風》。《六弄咖啡館》中的男豬腳小綠就是一個人設和柯景騰99.99%重合度的人物。女豬腳芯蕊也是如沈佳宜一般的設定。只是故事不完全相同而已。好像忘了我是來推薦影片的,吐槽停不下來了~忘記以上,讓我們一起走進《六弄咖啡館》~雖說人設和故事有些許雷同,但不能否認的是《六弄》確實是一個能讓觀影者感動的好故事(科普一下導演吳子云是臺獨,小夏很慶幸沒去影院看,哈哈~),導演是翻拍了自己的同名書。但因為是臺獨,所以在大陸上映時影片遭冷遇。董子健這是第三次演學生吧!最初的《青春派》算是出道作,但是憑借這部影片獲得了上海電影節年齡最小的影帝,然后是《少年班》搭檔金馬影后周冬雨和影帝孫紅雷,這次的《六弄》其實和《青春派》的人設雷同,但他卻演出了不一樣的感覺。還獲得過兩屆金馬獎提名,在一眾8090面癱小鮮肉中算是演技王了,又有好資源傍身,妥妥的人生贏家。說實話,這小伙演員路挺順的,誰讓人家有一個“中國第一經紀人”之稱的老媽呀!小綠暗戀芯蕊,為了兌現和芯蕊上同一所大學而努力著。然而不是所以青春電影中的差生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兩人只能異地戀,小綠為了縮小兩人的差距,不停的打工掙錢,掙的錢幾乎都買了通往臺北的車票,為了縮短思念的距離,小綠沒日沒夜的辛苦打工,一次次的踏上通往臺北的列車。然而距離不止體現在兩個城市之間,還在歲月中慢慢發酵,長在人心中。而小綠對芯蕊的愛卻始終如一我從她的側臉,看到了另一個世界。彷彿我跟她被隔離在兩個不同的空間。或許該這么說,當我看著她的側臉時,我的人在這個空間,而“我雙眼里的視界”,其實才是另一個世界。那感覺就像是全世界只有你熟悉這張側臉,而這張側臉只存在你的眼睛里,不存在你的世界。 芯蕊像所有異地戀的小女生一樣希望小綠能時時刻刻陪在自己身旁,能和自己一起成長。而小綠眼中只有芯蕊,什么都為芯蕊著想。可是不管小綠多努力地縮短著兩人之間的距離,仍然被時間無情的在兩人間豎起一道墻。芯蕊覺得小綠的思想還想小孩子一樣,只想著當下的安穩,不顧未來無數個未知數。我想這就是女生比男生成熟的早的遺憾吧!畢竟思想不同步,再相愛都會隔著一條河的距離。 愛不會因為遠距離而脆弱,人才會。 說實話,小夏覺得女豬腳長得好像薛凱琪呀!這也是小夏看過的青春片里最渣的女豬腳,只因為想見男豬腳就謊稱自己被搶了吧啦吧啦(其實只是被搶了包包,人并無大礙),害得男豬腳連夜騎摩托趕來,最后就因為男豬腳問她“你想讓我干嘛?”而拂袖離去,所以說女生的心思你別猜~(但小夏就覺得這女生有點作了,畢竟男豬腳都因為擔心她連夜騎車跨越兩個城市來找她,太不懂事了~)然后又在還沒有分手的情況下劈腿~劈腿就該被天打雷劈!!!你說分手后在劈就不行嗎?分得享受一下被兩個男人寵著的感覺嗎???(小夏很憤怒,最看不慣這種人,渣子不分男女)小綠就這樣被綠了~或許他該改個名字……很悲傷呀!那么努力還是敗給了距離嗎?芯蕊覺得小綠不夠成熟,可她沒有看到小綠的努力呀!為了見她努力賺錢,不顧暴風雨騎車趕去臺北只為了能當面送給她生日禮物。可是這一切努力卻抵不過芯蕊對未知數的恐懼。從高中時芯蕊就懼怕未知數,小綠那么努力的追趕著她的腳步,她卻看不到小綠的努力,只被那點對為了的惶恐就向現實繳械投降。所以小綠說:她說她的觀念和我本來就不一樣 是的,本來就不一樣 我追求的是真摯的愛情,雖然其中會很辛苦 而她要的是現實的浪漫 是歡快的時候有人分享 是寂寞的時候有人陪伴 她在電話里所有的擔憂與恐懼都是為了害怕分開,當有辦法解決分開的問題時,她又覺得這不是可以解決的方法。她不喜歡刻意湊起來的緣份,所以當緣份刻意安排我們分開的時候,她就可以欣然接受了嗎? 可悲的是,忙著情感糾葛的小綠沒見到媽媽的最后一面,一直沉浸在失戀悲痛中的小綠早就忘了媽媽曾打電話催他回家看看,遂,導致了一生的遺憾。電影中小夏最喜歡的角色就是阿智,一個嬉皮笑臉偷懶耍賴卻又對小綠有情有義的哥們兒。他陪小綠打架,陪小綠追女孩,陪小綠考同一所大學,暴風雨夜也陪小綠騎車從高雄去臺北,小綠喪母后陪他打架發泄……我一直認為小綠的陽光并不是心蕊,而是阿智。他是對小綠最好的人,他幫小綠去挑戰小綠的情敵羅杰,知道能和小綠上同一個大學興奮不已,跟小綠一起打架,臺風天是他騎著電驢遠赴臺北,載小綠去見心蕊,陪小綠去咖啡店談判。故事的最后,為小綠開了“六弄咖啡館”,因為小綠知道心蕊的心愿是想開咖啡館,而他自己無法實現了。這里就要說到我在電影中的最大淚點,小綠媽媽的葬禮過后,他陪著面無表情的小綠,試圖讓他振作,激怒他,躺在地上任由他發泄。最后小綠打著打著停了手,倒在地上大哭,阿智也一直在旁陪著。在我看來,阿智是故意這樣,他明確知道小綠是內向敏感的人,不痛苦發泄憋著更不好,以這樣的方式安慰他。他們倆讓我既感動又心疼。 影片最后,是小綠寫給阿智的一封信,他無法原諒自己曾忽視母親,沒有關心母親。他希望阿智能替他開家咖啡館,因為那是芯蕊的愿望,卡布奇諾不要太甜。他說:“人生太難了”。小綠的一生至此畫上句號。因為兩個女人的離開,他覺得人生太難,這個世界給他的考驗太多,他不想長大,承受不來,所以選擇離去。六弄人生: 人生,像走在一條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個出口,也可能是一條死胡同。 生在一個與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 愛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 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 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 母親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 在這五弄里,我看不見所謂的出口,出現在我面前的,盡是死胡同。 該是結束的時候了,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再見,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小綠走完了他的六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