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曾說過,
悲傷的人總是在笑,
有趣的人讓人歡笑,
然而,這些人卻始終無法讓自己歡笑。
這句話形容著名喜劇演員金·凱瑞最合適不過,
說他的名字估計很多人還不清楚,
要說他的作品,
大家應該都會很熟悉,
比如《變相怪杰》、《冒牌天使》等。
有人曾向他發問,
他那獨一無二的肢體創意及喜劇才能,
究竟源自于哪里?
然而,金凱瑞的回答卻是:
“來自于絕望。”
這個答案是很多人無法想象到的,
就連一位著名作家也曾這樣描述過他:
“喜劇是金凱瑞好萊塢衣櫥里擺放著的一張面具,
而面具后面的那張臉是一個來自加拿大的絕望的小男孩。”
故事從頭說起,
在金凱瑞10歲以前,
他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那時父親柏西.凱瑞,
是一名薩克斯風手,
他愛極了脫口秀表演,
經常在客廳里模仿,
也曾逗笑過很多人。
就是在這個時候,
金·凱瑞迷上了搞笑表演,
他說:“看著父親在表演,
我感覺自己也成了一條‘變形蟲’,
不自覺地跟他學。
那種感覺棒極了。”
于是,不到10歲的他,
經常照著鏡子,
做各種夸張又搞笑的表情,
連他的母親都被他的行為給嚇到。
然而,這種快樂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太久,
因為父親的失業,
家里頃刻失去了往日的笑容,
雪上加霜的是,
母親還患上了重病。
他們不得不賣掉房子,
父親也做起了各種臨時工,
幾個孩子也變成了失學兒童,
也正是這個時候,
金·凱瑞第一次感到了“絕望”。
可是,生活還要繼續,
為了使家庭的氣氛好一點,
金·凱瑞充當起了 “開心果”的角色,
他時常脫得只剩一條內褲跑進母親的房間,
扮作一只螳螂在墻角和床邊瞎轉,
還做出很新奇地四處亂嗅的古怪樣子,
直到病弱的母親笑得蜷成一團,
甚至要從床上爬起來把他追打出門口…
等到金·凱瑞成年,
19歲時,他第一次與喜劇結緣,
從那時起,
喜劇就成了他追逐的夢想。
通過不懈的努力與堅持,
1994年,他的作品有了自己鮮明的 “無厘頭標簽”,
先有《神探飛機頭》,
再到《變相怪杰》,
還有經典的搞怪之作《阿呆與阿瓜》,
這一年,變成了他的成名年。
之后,金·凱瑞的表演更加如日中天,
他連續獲得過多次金球獎
和MTV大獎最佳男主角的獎杯和提名,
他夢想著有一天能奪得奧斯卡小金人。
有人說“奧斯卡沒有幽默感”,
他們始終沒有一次垂青過金凱瑞,
可即便如此,
金·凱瑞還是在努力的改變著自己的戲路,
去迎合奧斯卡的口味,
然而,奧斯卡對他依舊冷若冰霜,
甚至對他連一次提名都沒有。
在2004年,
他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的采訪時,
第一次透露,自己曾長時間患有抑郁癥,
并且靠服用鎮靜藥來緩解壓力。
這個時候,
人們第一次知道,
這樣一張大眾笑臉下,
卻有一顆破碎的心。
2015年,
或許是他最悲傷的一段時間,
他的前女友吞藥自殺,
自己還惹上了官司。
幾方面的打擊,
使他鮮有出現在公眾場合,
甚至連作品也大幅度減量,
偶爾po出的近照,
也讓大家驚訝,
他怎么突然老了那么多。
漸漸地,他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直到近日,
他在一支名為:
《金·凱瑞:我需要色彩》
的紀錄片中再度露面,
此片一出,
便引發熱潮,
點擊量更是高達400多萬。
在影片中,
他闡述了色彩對他的重要,
以及色彩帶給他的新生。
“我在某一時刻曾環顧四周,
后來發現身邊十分暗淡、荒涼,
是那么的壓抑,
我一直嘗試要修復我破碎的心,
所以我就在想,
我需要加些色彩。”
“雖然我不知道畫畫究竟教會了我什么,
但我知道它給我自由。”
繪畫對于金凱瑞來說,
就像一個情緒的發泄口,
也讓他找到了另外一個真實的自己。
“當你心中有了愛,
內心的動蕩不安就會減少。”
從此他迷上了繪畫,
家里擺滿了色彩,
一段時間之后,當他在回頭去看時,
“原來我的作品一年前就告訴了我很多東西…”
目前,
他的畫作在著名的畫廊銷售,
還會不定時有畫展。
曾經,他說,
他喜劇的靈感來自絕望,
如今,他說,
繪畫是他心靈的救贖。
換一種方式思考,
換一種方式生活,
穿越黑洞的時刻,
愿每個人都擁有心靈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