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總是聽人說,18歲對于一個人而言,是極其特殊、重要的一年,因為它意味著你成年了,長大了。在這一年,即便我熬過了殘忍的高考,邁進了大學校園,依然沒有多深的體會,直到一個多月前的一通電話。
我和家里聯系不是太頻繁,那天拿起電話,和媽媽閑聊幾句,我說:“媽,我看上了一件大衣,500塊錢,這個月能不能給我多打400生活費。”
電話那邊媽媽沉默了一會,才說:“這兩個月你買衣服是不是有點多了?”
我愣了愣,掛了電話,忽然趴在桌子上哭起來。
不知道自己哪里來的委屈,也許是因為從小到大媽媽沒有拒絕過我什么,也許實在是羨慕好幾個同學都有比那件還漂亮的大衣,也許只是因為任性,總之,我就是覺得自己有理,他們就該讓我吃好穿好。
2
那天晚上我一直窩在被子里,開了會黑,然后百無聊賴地刷手機。
群里大家在閑聊,有人戲稱李和蘇兩個同學為“李總”、“蘇總”,并且說“中午要兩個柚子,五根香蕉,價格私聊”。我以為他們又在開玩笑,關掉手機,睡了一覺,下樓去餐廳的時候,卻真看見蘇在樓下,提了好多水果。
我和他招手:“在干嘛?”
他笑了笑:“送點水果,你要的話也可以聯系我。”
我順口答了句“好”,心里像被什么狠狠戳了一下,美味的飯菜都食不知味。
因為白天睡得太多,晚上失眠了。十一點半的時候,我在QQ里戳了蘇:“在嗎?”
等了好一會,我以為他不會回復了,打算睡覺,整點的時候,他發了一句:“在,剛才在寫策劃,沒看到,不好意思。”
“你可真忙啊。”我調侃。
“還行吧。/呲牙”
我猶豫了一會,腦子里換了好幾種措辭,才發了句“你們還需要人手嗎?”
他幾乎秒回:“需要啊,這是我們的詳情,你可以看一下。”
3
我看了他們的介紹,覺得挺不錯,并且蘇和李幾個月做下來,已經拿到了不少錢。我自認沒什么商業頭腦,就選了一個“做苦力”的活,每天搬貨,有兩個同學幫忙,還是輕松了不少。
月底,我拿到了750的工資,本來應該只有700,另外50是蘇幫我爭取來的,說算是新成員見面禮。幾百元錢只有薄薄的幾張,但捧在手里,卻有一種厚重感,覺得一個月來的辛苦沒有白費。
我沒有拿錢買那件大衣,而是花兩百買了雙鞋,因為不太舍得。剩下的500多元,給家里人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和幾本書,當媽媽帶著笑意說收到快遞時,那真是種奇妙的體驗。
4
我們無法界定大學甚至是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只因為人各有志。人常言“年少不識愁滋味”,或許少年時,我們也曾有過或濃或淡的哀愁。但是,只有當你直面這些愁苦,挺起身來解決它們,不向任何人索取、依賴,那才是真正的成人禮。
這750元也許在我的生活中無足輕重,但它為我完成了一次堪稱輝煌的加冕。
【完】
作者簡介
隙中駒:喜歡文字,愛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