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去年某天,一個人坐在公交車上,鼓起勇氣和司機交談,問他有沒有遇到過很多很有趣的人?做司機是不是很有趣?
而今天看到公交車里塞不下許多人,而擠上車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人愿意主動往車廂后部挪動。司機一路上喊了很多次,往后走一走,后邊空著的。
并且,每次有人上車,司機都會說:“您好,歡迎乘車”,但貌似從來沒有一個人真誠的雨司機對視,或者回復一句您好,謝謝之類的話。
我們貌似對服務性行業的人太冷漠,太缺乏尊重,只是把他們當作機器一樣使用。
去年司機先生一邊搖搖頭,說沒有。一邊盯著我,讓我趕快下車。而那時我覺得每天看到不同的人,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今年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少了些想當然。
回來的時候人比較少,幾乎每個人都有位子。一個姑娘蹺著二郎腿吃完一袋叫做“勁仔”的小零食后,很自然地把手一松,包裝袋立馬落在地上。一會兒又極其自然用力地吐出嘴里的小殘渣。
我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包裝袋,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我想把包裝袋撿起來扔到門口的垃圾桶,又怕萬一姑娘覺得我這是在故意給她難堪,惱羞成怒,對我惡語相向怎么辦?
不撿吧,我又覺得很難受。看著它躺在地上覺得這違背了自己不亂扔垃圾的原則。
那撿吧。
那等我下車時撿起來好了?可萬一我走時候她沒下車怎么辦?她會很尷尬嗎?或者怨恨我?
就在這時候,姑娘下車了。又過了三站,我也到站了,我迅速撿起來包裝袋,扔到垃圾桶就下車。
我們無法要求別人做到什么,但是可以要求自己。我不是說要去撿別人的垃圾,而是說,要盡量不去亂扔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