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秋季,正式開啟了人生知識殿堂的第一步。走進校園,伴著朗朗的讀書聲,在未知的世界暢游時,不乏年少輕狂的糗事。時隔幾十年,記憶有些模糊,仍能想起當時的快樂。
小學學習期間,冬天取暖,全靠位于教室中間的鐵爐子散熱,每天由值日男同學負責點火工作。第一學年秋季時,學校集中一天為勞動日,同學們都要自帶工具和午餐,統(tǒng)一出發(fā),到指定的山上砍燒柴。父親很擔心笨手笨腳、從未使用過鐮刀的我,不知道從哪找來帶有豁口的舊鐮刀。晚飯后,又教我如何使用,并再三囑咐不要傷到自己。雖然,在姨媽家也在山里玩過,但與學校組織的活動相比,我的興奮度有些爆棚。
第二天早上,帶著午餐和鐮刀,一路興奮的到達學校,與同學們排隊向指定的地點出發(fā)。高年級的學生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依次排序,我們是最尾端。當我們趕到指定的山上時,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開始砍割了。
秋天的山上,到處都是野果,什么山李子、山臻子、苦姑娘。家住農(nóng)村的同學眼尖手快,邊找野果子邊砍柴。而我猶如脫韁的野馬,只知道四處尋找野果,把砍柴的事忘的一干二凈。午餐時間,老師把同學們召集到一塊相對空曠的地方,邊清點同學邊查看勞動成果。每名同學都有不同的成果,獨我空手帶著飯和鐮刀回到集中地點。老師看到頭發(fā)凌亂、褲子還被樹枝刮壞的我,問:你砍的柴哪去了?看到同學們都是滿載而歸,我只好低下了頭。老師說:你一上午是不是就玩去了,吃完飯抓緊去砍。一點都沒有,是要受到懲罰的。我回答:知道。
午飯后,我跟在居住農(nóng)村同學的后面,人家砍大的樹棵,我只好用又鈍又破的鐮刀,砍瘦小的樹棵。同學是刀落樹倒,我卻用吃奶的勁一下一下亂砍。當老師吹哨,宣布結(jié)束勞動時,許多同學背后是一大捆燒柴。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父親沒有給我準備繩子,無法把我的勞動成果捆好背在身后。無奈,只好用受傷的雙手抱著一把燒柴,交到學校驗收。雖然看到驗收老師一臉的嫌棄,卻也給我記了數(shù)字,避免了懲罰。實際上,多數(shù)市內(nèi)的同學比我的數(shù)量多者有限。所以,這是小學唯一一次砍柴的經(jīng)歷,我的勞動成果是班里最少的一位學生。
我屬于先長個的孩子,在同齡人中,屬于高個子且腿長。一年級的六.一運動會有一項長跑,老師以長腿者,善長跑的思維,把我報到長跑組。她哪知道,本人雖腿長,卻天生身體弱,自小患過敏性哮喘,上學前才治愈。
當槍聲一響,我隨著長跑的隊伍向前沖去。沒多久,只見一個個運動員從我身邊跑過,我只好咬牙堅持。當我跑回學校時,才知道自己拿了第一,給班級墊了個底。老師氣的說:白長了這么高,腿還那么長。我也很委曲,累的要死,還挨訓,眼淚立即堆滿臉上。老師見狀忙說:不知道你身體這樣,以后不讓你跑了。所以,這也是學生時代,唯一一次參加運動會比賽。雖然,成績墊底,卻堅持到最后。
這是學生時代,自己拿到的兩次“第一”,雖然,有些糗,如今記錄下來,當年的傻樣甚是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