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如果5年內營業額擊敗格力,董明珠董總輸我1塊錢就行了。”
“1塊錢不要在這提,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我跟你賭10個億”。
近期,網友曝光一款名為“米家全變頻空調”的產品,出現在國家3C質量認證中心的認證名單上。其申請人為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制造商為北京智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目前來看這個傳言基本坐實,小米將攜手長虹殺入空調行業。
空調界再進軍,小米能否變天
對空調產業深出觸角,對于小米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14年底,小米公司和美的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5年6月,雙方聯手推出一款“i青春智能空調”,其特色是可與小米手環、智能家庭套裝實時聯動,并打出“年輕人的第一臺空調”的旗號。這波合作看似來勢洶洶,卻最終草草收尾,這款產品也沒有在空調市場中引起多少波瀾。
顯然,這一局的失敗,沒有打消小米打入空調市場的念頭。時隔兩年,小米又打起了空調業的主意。但和兩年前一樣,對于小米的產業構成來說,獨自負擔起空調這類家電的生產并不現實,這就使得尋求合作與代工廠勢在必行。這一次,小米找上了同樣試圖在智能家居領域有所發展的長虹,這便有了此次“米家變頻空調”的出現。
“米家變頻空調”能否改變現有空調市場的格局,是個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一方面,比起格力、美的在核心技術層面上沉淀的強大優勢,小米想要在這方面有所建樹顯得似乎頗為艱難。而另一方面,按照小米一貫的市場定位,年輕人是其主要消費群體,時尚的外觀、功能和價格的優勢是小米一直以來捏緊的兩手牌。有消息稱,小米此次產品的價格定位可能在2000元左右,與同類型產品拉開了顯著的價格差距,很可能對空調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
小米的“性價比”理念能否支持其成功“變天”,這個謎底值得期待。
5年10億賭局,勝者花落誰家
小米進軍空調業的野心,自然引起了目前在國內空調市場上約占領了44%份額的老大格力的高度關注。對此,格力方面人士表示“想分一杯羹沒那么容易”。
小米和格力之間的“恩怨”,其實由來已久。往前追溯,不得不提一提雷軍和董明珠的10億賭約。
2013年12月,在央視“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的直播現場,雷軍向董明珠發起賭約,“小米如果5年內營業額擊敗格力,董明珠董總輸我1塊錢就行了。”董明珠不甘示弱,當場許下一場豪賭——“1塊錢不要在這提,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我跟你賭10個億”。
這場賭約在當時可以說非常的吸引眼球。小米和格力,一個是新興的互聯網科技企業,一個是老牌傳統家電企業,從此聯系起來互相較勁、“摩擦”不斷。小米進軍空調業,對此,董明珠在15年小米和美的合作時,就曾直接了當的嗆聲二者“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而在小米的頻頻擴張之外,格力其實也不甘示弱,1 5年起邁進手機業推出了格力手機,17年二代新鮮出爐,董明珠放話“能賣出一億部”。
在2013年至今已經過去的三年半里,格力電器公布的數據是2014年年銷售額達1400億人民幣,2015年的營收大幅度下滑29.09%至977..45億元,2016年營收同比增長10.8%達到1083.03億元,但仍然比2014年的1400億少22.6%。作為非上市公司,小米的營收數據比較難找,據網絡資料表明2014年應該是小米營收的高峰期;2015年小米遭遇華為、OPPO、VIVO等的沖擊營收大幅下滑,約在780億左右;2016年的手機銷量沒有對外公布,估計營收漲幅在25%左右。在17年小米的年會上,雷軍為小米在今年的發展定了一個“小目標”:整體收入破千億元。
就目前可知的數值來看,格力在這方面顯然更有勝算。不過就互聯網時代風云變化的背景來看,這個結果還不能早早就下了定論,且看一年半后塵埃落定。
不管這場賭約是玩笑也好,炒作也罷,從“小米空調”遇上“格力手機”來看,兩家的碰撞不可規避。就是不知雷布斯與董小姐的這場豪賭,最終勝者將花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