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幾天愛奇藝VIP15秒推薦電影,感覺還可以,在問了同學觀影感受說燒腦后,就更加堅定了要去看一下。
? ? 影片名稱為記憶大師,不光是因為給人做記憶手術的公司叫記憶大師,更是暗合了記憶和回憶成為整個故事的主情節和線索。個人看過的偵探類電影較少,觀影期間能聯想到的電影只有《盲探》和《盜夢空間》,其中回憶部分的設計和盲探很像,灰白格調的記憶,時斷時續,但少了盲探的輕松搞怪。而在江楓被鎖死在無限循環的浴池夢境中,下意識的想到了盜夢空間中對這種無限循環的詮釋——兩面相對的鏡子!橫著走永遠沒有盡頭,只有走出鏡子的范圍,才能走脫。
? ? 整個電影是有意識的引導觀眾往偏離真相的地方引導,在雷警官猜是閨蜜行兇的時候,加上方警官的回憶猜想,還有前面很多的線索都可以證實其合理性,觀眾就會下意識的覺得陳珊珊為殺人兇手,中間沒有一點是可以令人懷疑的。而最后當沈警官說出“你們要孩子很難,吃了很多藥,打了很多針”的時候,全局的高潮也就是所謂的最燒腦的地方來了,然后一切的細節被完全重新刻畫,把觀眾一開始沒有看到的細節全部呈現,陳珊珊被洗清,沈警官成了最終boss,即全劇的大反轉。仔細想了下,這個反轉利用的所有細節,都是可以二次利用的。也就是說,在觀眾不知道被掩蓋的信息的情況下,信息完全指向錯誤的兇手,可以解釋的一清二楚,而信息全部抖出的時候,指向兇手的目的,心理也完全能解釋的一清二楚。這也是這部電影在布局謀篇精彩的地方。加上很多處細節都是有因有果,全劇看下來,是一個很完整的故事。但是也存在一些坑沒有填完:陳珊珊死了么?最后江楓的記憶恢復了沒有?這些如果最后點明會更好。
對于人物設計和呈現,黃渤刻畫的江楓可以說是淋漓盡致,從剛開始的溫文爾雅,到最后的瘋狂無不吻合記憶改變對人的影響這一設計。一開始同牢房的犯人說我看人很準,說江楓不像打架的人;而江楓一覺醒來就能強迫那人吞下刀片。語氣,動作,神態在每個夢之后,都在一點一點走向冷酷無情,蠻橫無理。但是相反,沈警官的個性并沒有隨著繼承江楓的記憶而一點一點變化,或許是劇情的需要吧,但是如果說已經把自己的殺人記憶清除掉了,那對殺人的欲望應該會降低才對,那最后的設局和瘋狂就有些不能理解了。這一點可能就是在設計人物和記憶手術的效果之間的矛盾點。
? ? 整個電影中心思想的細思極恐的,記憶手術以整容來類比,形象生動,又可怕難忘。這種技術一旦推出,就一定會異?;馃?,但是記憶的刪除和修改的隨意性,會導致的后果不堪設想。記憶大師只對記憶的完好性負責但不對記憶本身負責。這種做法對于罪犯的自我掩飾的方便不言而喻;而兩人互換記憶后對人格造成的損害也是不堪設想。這些問題背后折射出的現實,人性切面的斑駁陸離,正是這部電影最燒腦的地方??赐觌娪昂蠡貞浿暗募毠?,感慨于沈警官對李慧蘭丈夫咄咄逼人提問時的從容不迫,江豐吞下刀時的毅然和吐出時的艱辛,李曉蕓小小年紀面對死亡的冷靜和從容,李慧蘭斯德哥爾摩征的無助以及李慧蘭丈夫對沈警官說的那句“這重要么?反正她已經死了”時表情的呆滯和頹唐。這些細節無不刻畫了一條條鮮活的人性。它們所折射的社會陰暗面一點一點清晰在面前,讓你猝不及防,又引發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