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我應邀參加省某局一個研討會議:如何破解當前政府的資金困局?由局副局長主持會議,財務處處長和計劃處處長列席,同時到場的有招標代理公司老總,律師事務所律師,規劃設計院院長。
會前每個人拿到一份局里的方案,方案分兩種:一是各個市縣分別做PPP項目。二是由局里從省級統一統籌項目,打包做PPP項目。
局長把局現狀給大家簡單介紹:目前干線項目有國家專項資金、省級配套資金和各地政府配套資金。但省級配套資金已不夠項目的需求,現在省里只有30多億,但需求卻是100多億。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
規劃設計院提出兩種思路:一是用銀行貸款解決,利息是基準利率4.9%。但銀行貸款額度有限,不足以滿足現狀需求。二是成立政府引導產業基金,利用杠桿撬動大資金。但融資成本會在6-8%之間。
招標代理公司老總發表意見:覺得政府性引導產業基金可行,目前省會城市已有設立產業引導基金,現在的融資成本是5.8-6.2%,基金管理公司正在和一些銀行在談,未確定最終融資成本。
我的意見是:局里的兩種方案結合,由省級設立政府引導產業基金母基金,各地市設立產業基金子基金,再由子基金把資金用股權或股+債的方式投入到縣或市級具體項目中。這樣資金經過兩個層級的杠桿,可以最終放大到1000億左右,這樣不但能解決省級配套資金問題,并把市縣級資金問題也解決了。再由各市縣具體項目做PPP運作。
律師的意見比較保守,要回去溝通查政策,就局里目前情況,是否能設立政府引導基金。
但總體的意見都偏向于設立政府引導產業基金,以破解目前的資金困局。
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印發《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旨在優化政府投資方式,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和放大效應,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率,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政府支持領域和產業。
我們這個會議正好是在政策出臺的第二天,我把這個政策分享給大家,由此也振奮了在坐各位的心。覺得心里有底了:國家支持政策性引導產業基金破局。
那么如果局里要設立這個產業基金,有什么優劣勢呢?改如何能把這個計劃真正落實到位,使其落地呢?
首先,局里的政府配套資金如何能劃轉給基金?貴州2015年有個產業基金,是由省政府授權,由高速公路集團和當地融資平臺公司利用省里一般預算和公司自有基金做為劣后級投資到產業基金中。那么我省目前資金是走不了這個程序,需要申報,不知道財政廳是否會同意此種做法。
采用產業基金融資,利率比較高,政府是否能承擔的起?當場用30億作為基數,用7%融資利率計算10年還款額。結果顯示是還款42億左右,還在局里承受范圍之內。以此類推如果融資到200億的資金量。
市級子基金的推動和資金監管問題,怎么解決?省級母基金為市級提供便利,市級如果資金充足或覺得母基金融資成本過高,可以選擇是都設立子基金。在設立市級子基金的情況下,因為是獨立運作,要獨立聘請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會獨立承擔責任,省級母基金通過其投資額適當監管。
那么如何設立母基金和子基金呢?
首先,應由省政府授權省局下屬公司做為省財政預算的出資人,以劣后級參與到基金中,給廣大金融機構投資此基金提升信心。聘請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做為基金的GP,聘請有專業資格的金融機構做為基金的托管人。向具有合格投資人資格的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等)和社會投資人發出融資邀請,作為基金的優先級LP,共同設立產業基金母基金。母基金可以直接投資到具體項目中,但大部分資金是投資到各地市子基金中。
第二層是各地市子基金,另外聘請基金管理公司做為子基金的基金管理人GP,另聘請金融機構托管資金,省級母基金和市配套資金做為劣后級LP出現,再從市級向金融機構和合格投資人發出融資邀請,讓其做為優先級LP.目前的情況是只要省級能同意此方案,各個金融機構會蜂擁而至,為基金融資的。
各市級子基金再把基金的資金投入到所轄縣區具體產業項目中,可以是股權形式,也可以是股+債的形式。那么要考慮一個基金退出機制,如何能在相應期限內保證基金能順利退出,這個問題還需要再詳細思考。
在前邊我們提到過國家專項資金,這個資金是直接下放到項目上的,必須用于項目的建設。這種資金,我們在做新安和新鄉等幾個項目中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國家專項資金可以做為項目政府股權投資部分,也可以作為政府補貼資金出現,都不影響項目做PPP模式的進展。
那么這樣總體布局,不但能解決省級和市級資金問題,并能解決具體項目資金問題。6-8%的融資成本,做PPP項目來說,政府是能夠接受的?,F在有些具體項目的總體回報率能給到10%以上(含融資成本),普遍在7-8%左右。在縣級和市級具體PPP項目中,財金【2016】90號文中提到,政府性基金可以適當運用到PPP項目中。PPP項目有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共同的支持,再加上政府引導基金的投資,項目的落地會進一步加快!
我又根據實操中遇到問題,向局長請示,能否在以下問題中制定規則,以利于項目的推進。一是運營費用能指定具體可指導的標準,便于財務測算,也能使各縣市行業主管部門在預估時能有一個參照。二是制定合理可行的績效考核指標。
局長對我的提議很認可,表示會同時讓計劃處出臺行業PPP操作指南,在具體運作中把控和指導項目,讓項目采用PPP模式更符合國家政策,并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下一步,就是指定母基金運作的具體計劃,先由局領導報省財政廳,看批復情況如何,期待中。如果真正開始運作,最少需要半年時間,在實際運作中,還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有待下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