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安排,也要經過你的允許

1.

孫楊沒有得金牌,在采訪區抱著記者哭得像個孩子,我記得上次奧運會,孫楊拿到金牌后,與隊友擊掌相慶,樂得也像個孩子。四年了,看來他還沒有長大。

體育比賽充斥著很多宿命論的觀點,奧運會四年一屆,給了宿命論輪回的佐證。當年的希臘奧運會陶菲克拿到了羽毛球男單冠軍,那時候他春風得意,采訪時記者問他,你覺得自己和林丹最大的區別是什么。他嘴角上揚,“我是奧運冠軍,而他不是”。之后的兩屆,林丹連續折冠,而陶菲克江河日下,寂寂無聲。這是此一時彼一時的輪回,很符合歷史的規律。林丹得冠后有媒體含沙射影地指向陶菲克,現在牛不起來了吧,當年咋不積點口德呢。可好人緣的李宗偉卻是個千年老二,除了讓人生發“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之外,誰學會計較他的水平與林丹誰高誰低呢。

好像所有的故事都要有一個宿命論的結局才有看頭,命運如此的設計對于身在其中者都避談公平與否,只不過在外人眼里,似乎失敗者的原因都逃不出宿舍,而成功好像又是打破了宿命的英雄,戰勝了人性的弱點。

其實,有勝負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人就擺脫不掉宿命的圍繞,就算你不以為然,不停地說要回到事物本身來看問題,可這有什么用呢,人們樂津津樂道的仍是命運在做主。

2.

前陣子網上流傳一個郭德綱接受采訪的視頻,被很多人轉發與點贊,稱老郭真是活得通透的一個人。記者問他,你為什么把微博的評論關了。老郭說,因為看清了一個事實,無論你發什么,底下都是一片罵聲,我要罵回去,誰能罵得過我呢。可這個人要站在你面前,你說什么,他也不會罵你,甚至會彬彬有禮客客氣氣地叫你一聲郭老師。這件事沒法解釋,因為人性如此。所以我把評論關了,是不想傷害他們。

其實,真正的傷害一般不會發生在陌生人身上,就算他把你罵得狗血噴頭,除了你生點氣外,傷不著你太深。真正的傷害,情況恰恰相反。

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個也許之前你一直沒想過的問題:

你這輩子到目前為止,吵過最多架的人是誰?

我猜,這個人十有八九是你最親近的人。或是你的父母,或是你的兄弟,你的愛人,你的孩子。最多的架,最激烈的爭吵,就發生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那個人身上。

我不想勸誰停止這樣的爭吵,因為,這根本無法阻止。就像張雨生和張惠妹合唱的《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的一句:只怕還有來生,我依然愛的最真。

誰不怕呢?這也是輪回宿命。

3.

來啊,互相傷害啊。這話現在突然流行起來了。這是什么梗?我查了一下,說是既有挑逗,又有挑釁,既表示想打架,又有點曖昧的意味。去的勒,人民群眾真偉大,一句話整出這么多意思來。我不敢想象,如果真有一個人對我說這話,我是理解成他在挑逗我,還是挑釁我,他是恨我,還是愛我。哎呀,有點費腦筋,不如抓閹吧。

人總是在不知如何是好時,而放棄選擇的權利,因為害怕怎么選都是錯。如果你真的這么想,那你怎么選,還真得會都是錯。被稱為20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的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你因為某事排隊,又很趕時間,你就會覺得,另一排總是很快,可是當你換到另一排,這一排就開始動的比較快了,你站的越久,就越可能站錯了排。

無論你的選擇怎么樣,你總會選錯。你越是擔心的事情,就越會發生。這樣的心理效應導致的結果是,很多人放棄了選擇,交給老天來安排。至尊寶對紫霞說過啊,“你管他那么多,老天安排的最大!”

人啊,兜兜轉轉,總是跑不出命運的暗圈,孫悟空翻出去十萬八千里,還不是一樣逃不出如來的手掌心。突然覺得,如來對悟空來一句“來啊,互相傷害啊”真是完美地詮釋了這話的全部意思。

4.

杜琪峰的電影總是在宿命論上大做文章。《放逐》里,來殺人和來保護人的,剛開始知道要做什么,后來好像又不知道要做什么,最后完全不知道該做什么,只能靠猜硬幣來決定。當大家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也做了想做的事,結局也毫無意外的以死亡收場。

故事里,當他們終于知道該干什么時,黃秋生扮演的殺手使勁將硬幣拋入了水中。這里的隱喻是,當人知道自己該怎么選時,命運與人性其實是達到了一個吻合,他不是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主動選擇了接受命運的挑戰。挑戰即意味著,你要付出的,是要換來想要的,結局無非是兩種,你失去了,沒有換回什么;你失去了,換回了想要的。無論哪種選擇,都要失去些。想通了這一點,選擇接受命運的挑戰,也就沒有那么困難了。

記得很多年以前,我曾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會失去什么很明顯,會得到什么,只是知道,但并無把握一定得到,但是把握還是很大的。其實這是一個很清晰的選擇,但是我仍然很難做出選擇。

那時候偶然讀到了一個“剝洋蔥”的故事,想必你也曾讀過。就是把你最親密的人的名字寫下來,然后一個個劃掉,劃到最后,眼淚止不住地流,最后剩下的那個,就是你至愛的人。

后來,我放棄了這個選擇。我想明白了得到的與失去的,哪個對我更重要。直到現在,我也沒有為我的那個選擇后悔過,而且我還學會了,既然選了,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接受,積極地接受,而不是消極地接受。

搞清楚放棄與得到之間哪個對你重要,又能勇敢地接受選擇的結果,如此一來,無論如何,這都不能用宿命論來解釋。你已經戰勝了命運。

神,人皆受命運支配

古希臘知之予亦知之

半個世紀以來

我急,命運不急這是命運的脾氣

而今,眼看命運急了,我不急

這是我的脾氣

——木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