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意不好做,前幾年還在說大魚吃小魚,去年又說快魚吃慢魚,今年可好了,大魚吃大魚!小魚吃小魚!特別是小公司,要想在這樣的逆境中生存下來,著實不易!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遭遇危機。下面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定是廣大企業關心的:
一個“現金流”出現問題的企業,和一個“利潤率”出現問題的企業,哪一個問題更嚴重?
利潤率出現問題的在這個階段一定是正常的,而那個現金流出現問題的企業,基本上可以宣告倒閉了。在以前,現金流不如利潤率重要。而未來,現金流遠比利潤率重要!
為什么現金流遠比利潤重要?
為什么呢?因為商業的邏輯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是一環吃一環,產品經過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會加價然后再出貨,加的價格除去自己的加工或服務成本就是自己的利潤,所以現金流是層層加價的,這其實是一種“差價”模式。
這是一個單向運轉的縱向的產業鏈,你的上游環節究竟賺了你多少差價,你是不知道的,當然你也不知道你的下游環節究竟能賺它的下游環節多少錢,所以大家都是在互相保密,彼此是一種侵吞的關系,此消彼長,你賺的多我就賺的少,你賺的少我就賺的多,所以每個人都盡量使自己的利潤最大化。
而未來,由于互聯網的公共性和鏈接性,消費者有機會直接跟各種品牌方接觸,于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直接付錢給品牌方(生產方),這就導致現金會不增不減的直接到了品牌方手里,最多從各種渠道方和服務方經過了一下而已,而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層層盤剝。
那么渠道方和服務方該怎么賺錢?那就由品牌方拿到錢之后,再按照各級渠道的作用和服務,和大家一起分享利潤,于是大家變成了一種合作關系,以契約條款為約束,然后井水不犯河水。
于是,你的利潤都是你提供的價值和服務決定的。當然,大家必須事先大成一致的分成比例,簽好協議,然后組建一個產品流通系統。
也就是說傳統單向、縱深的產業鏈,正在變成扁平、平臺式的。未來你所在的環節能產生多少價值、能賺多少錢,都是公開、透明的,而不像以前被捂著。因此,你這里的服務能力越強大、價值越大,能吸引的人就越多。未來流經你這里的現金流就會越多。
其實,這冥冥之中也應了一句話:你只管努力,不求回報,上天會安排好一切的!
看看共享單車的賺錢邏輯吧:
每輛車的押金200,但每單輛車的成本價應該不到100元,也就是說一輛單車可以鎖定100元。(更何況每輛單車不止能鎖定一個200押金,可以很多人共用)其實投放的每輛單車,都類似一個儲蓄所。
如果投放1000萬輛車,那么就是100億元的存款如果以100億的現金,可以派生出500億的借款,500億投資市場上,每年是35億的穩妥收入,刨去利息、運營等費用,10-20億利潤是有的。一年掙10-20億純利潤的生意。中國有幾家上市公司能做到?怪不得能估值上百億!
而使用單車每次最多幾塊錢,你以為共享單車指望這部分錢去賺錢嗎?這就是未來賺錢的邏輯。
未來社會本質就是流體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未來的社會的本質就是流體,這個流體分成兩大部分:
1、線上的信息量、貨幣流
2、線下的產品流、人流。
線上的信息量和貨幣流相輔相成,線下的產品流和人流也是互相映襯。同時,線上和線下的關系也是這樣。
這個流體不斷加快的,它的加快會推進社會的更高效運轉。
而且中間所有的阻礙,都會被沖擊掉,比如傳統商業節點都會被拔掉,比如那些加價的代理商、經銷商、利用信息不對稱賺錢的商家、囤貨的投機者等等。
而未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成為一個價值放大者,即:你要使產品或服務流經你這里時能把它的價值放大,這樣流體才有流經你這里的價值。而不是成為一個傳統的阻隔,讓人家必須從你這里流通,然后去收個買路錢。
從經濟本質來看這個問題
然后,我們再從經濟的本質來看這個問題:
一個游客路過一個小鎮,他走進一家旅館給了店主1000元現金,挑了一個房間,他上樓以后,店主拿這1000元給了對門的屠夫支付了這個月的肉錢。
屠夫去養豬的農夫家里把欠的買豬款付清了,農夫還了飼料錢,飼料商販還清了賭債,賭徒趕緊去旅館還了房錢,這1000元又回到旅館店主手里,可就在此時,游客下樓說房間不合適,拿錢走了。
但是,全鎮的債務都還清了!看完這個故事,請問有誰虧了嗎?一個也不虧,沒有這1000元現金,大家都還在相互持續的追債,后果不堪設想 ,可外地游客帶來的1000元現金流動了一下,大家的債務就全部解決了。這就是資金流動讓經濟社會煥發了生機!
經濟的本質就是依靠現金的流動來維持社會的運轉,現金的流轉可以撬動資產和各種行為。請記住現金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只要你能抓住事物的本質。
而現在偏偏很多企業太注重利潤率,而忽略了現金流!
延伸閱讀:深入理解現金流的10大法則
現金流(Cash flow)問題可以扼殺那些原本可能存活下來的公司。根據美國銀行(U.S. Bank)的一項研究,82%的公司經營失敗可以歸因于現金管理不當。為避免重蹈其覆轍,請牢記下面提到的十大現金流法則。
1、利潤不是現金,只是會計賬務處理。
會計賬務比你想象中要復雜得多。利潤不能用來支付賬單,事實上利潤會讓你放松警惕。假如你付了自己的賬單而你的客戶卻沒有,那么公司經營很快就會陷入困境。你可能創造了利潤但實際上沒有獲得任何錢。
2、現金流無法憑直覺判斷。
不要試圖用頭腦計算,有銷售并不必然意味你有錢,而費用發生了也不必然意味著你已經對此付出代價。存貨在轉為銷售成本前,你通常要先購買、付款再儲存它。
3、增長耗費現金。
這聽起來有些荒謬,公司發展最好的時期可能會遭遇最壞的局面。曾經在我們銷售業績翻倍時也正是經營最艱難的一個時期,公司幾乎倒閉。
我們提前兩個月開工,但推遲六個月才得到銷售資金。將發展納入進來,它就好比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解決辦法里正潛伏著問題。
是的,你當然想公司增長,我們都想壯大自己的業務,但必須當心,因為增長要耗費現金。這屬于營運資本(working capital)問題,你發展得越快,就需要具備更強的融資能力。
4、B2B(Business-to-business)銷售耗費現金。
有個簡單的觀點是銷售意味著金錢,但當你做直接銷售給另一個終端企業的生意時,事情很少會那么簡單。你把貨品或服務隨發貨單一起送出去,對方遲些時候付款,通常是幾個月后。那些企業都是好顧客,你也不能經常催討賬款,否則他們可能再也不會光顧你,所以必須等待。當你把東西賣給分銷商,他再轉賣給零售商,幸運的話你通常能在4~5個月后拿到錢。
5、存貨耗費現金。
在銷售前,你必須先購買你的產品或生產好它。很可能你剛開始銷售產品,你的供貨商已經在要求你付款。這是個簡單的經驗規則,每多1塊錢存貨你就會少1塊錢現金。
6、營運資本是你最好的生存能力。
技術上說,營運資本是一個會計詞匯,代表你的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后剩余的部分。實際操作上說,它是你可以用來支付運營成本和開支、等待客戶還款前購買存貨的銀行存款。
7、“應收賬款”可以用四個字母表示。
客戶欠你的錢稱為“應收賬款”。這里有個快捷的現金規劃方法,即“應收賬款每多1塊錢你就少了1塊錢現金”。
8、銀行家不喜歡驚喜。
提前做好計劃,你無法靠現場發揮去應對銀行。假如你認為公司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那么當新產品受阻或是客戶無法按時支付貨款時,你越快帶著財務報表和現實可行的計劃書去銀行,就對你越好。
9、關注三個重要的指標。
“回款期限”(Collection days)衡量你用了多長時間收回賬款。“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衡量你的存貨占用營運資本和現金流的時間。“付款賬期”(Payment days)衡量你從收到貨物到向供貨商付款的時間。永遠監控這三個非常重要的現金流信號,提前一年制定計劃,并與后來的實際情況進行比較。
10、假如上述情況都沒有遇到,祝賀你。
假如你所有的顧客在購買商品時立即付款,在銷售產品前你不用進行購買,就沒什么需要擔心。但假如你向其他公司銷售產品,請記住他們通常不會立即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