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半的兒子問我,媽媽,什么是夢想呀?你有沒有夢想?
我一時語塞,竟無言以對!
三十歲的我,似乎已經老了,夢想已和我無關。
我像大多數的已婚婦女一樣,每天穿梭于柴迷油鹽,躬耕于菜場和幼兒園,三尺灶臺就是我的主戰場,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伺候老公,收拾家務,輔導孩子作業,然后刷幾集肥皂劇,隨著女主的喜怒哀樂準備隨時變換心情。
夢想,已經拿去喂狗了。
可是我又有那么一點不甘心,我不愿孩子眼中的媽媽,只會洗衣煮飯,拖地看劇 。
我更無法忍受,當別人的孩子可以勇敢自信的大聲說我的媽媽是醫生、我的媽媽是老師,我的媽媽是老板,而兒子只能說我的媽媽是家庭婦女,專門伺候我和我爸吃喝拉撒。
我想起曾經的自己,也無數次的想象著能夠以夢為馬,云游四海,看喜歡風景,寫美麗的文字,將事業建立在興趣之上,通過自己的奮斗,為夢想在現實之中安一個家。
可現實是深埋在心中的文學夢,只會在熟睡的午夜中,悄悄的探出頭,順帶鄙視一下現在的我。當年那些滿腔熱血淘來的文學書籍,如今都蒙著一層灰塵,靜靜的躺在書架上,也在嘲笑著現在的我,
我知道我還是有那么一點倔強的。于是我一本正經的告訴孩子,我的夢想是寫字,寫好多好多的故事,給好多好多的人看。
兒子也開心的告訴我,他的夢想是當一名奧特曼。
為了不食言,也對自己有一個交代,我重新拿起書本,看書寫字,注冊簡書,開公眾號,每天練筆,偶爾發點小文。
時至今日,最大的點擊量才剛過百,和那些自媒體達人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我是驕傲的,至少我已撿起了夢想,不再終于碌碌無為,荒度歲月。
在我變成30歲的寶媽時,終于開始朝著自己的夢想去努力了,雖然已經有點為時已晚,但是我不后悔,我已經邁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如果我能早點為夢想奮斗,是不是會更好呢?
我想起了我的大學同學莎莎姑娘,如今她的夢想已經從最初生根發芽,到現在的開花結果,我終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初入大學時,我們的老師是一位長發及腰的美女,氣質出眾,專業扎實,談吐風趣、幽默,而且還是我們學院最年輕的女教授,全班的男生、女生都為之傾倒,我也終于體會到,原來魅力一覽眾生,不分男女。
當時微胖的莎莎同學滿含期待的說:“我也想做一個這樣的人,我們眾室友相視一笑,都認為那不過是一句無聊的玩笑話罷了。
在后來的大學生活中,我和其他舍友如同大多數人一樣,談戀愛、追劇、玩游戲,渾渾噩噩的度過了任性的四年,盡情的浪費著大把的光陰,我們大言不慚的認為,只有這些才不枉年少輕狂。
而莎莎就像一個勤勞的小蜜蜂,每天早出晚歸,規規矩矩的背英語、上自習,獎學金拿到手軟,畢業時我們為找工作忙的焦頭爛額,莎莎姑娘卻如愿以償被保研至本校的研究生。
讀研期間,莎莎通過在各大培訓學校兼職,賺足了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并收獲了一枚高大帥的男朋友。同學聚會時我們驚訝的發現,這個叫莎莎的同學已經蛻變為一個從內而外散發著迷人魅力的姑娘。
研究生畢業后,莎莎和男朋友和某市的黨校順利簽約,幾年后因授課優秀被調入省黨校、在省城買房買車。后來莎莎辭去黨校的工作,考入了母校的博士,如今已留校任教,這個姑娘終于再一次回到了母校這個起點,完美的走完了自己的夢想之路。
結婚、生子、工作、夢想,她一樣都沒有落下。
如今很多人都在感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夢想很多時候,也總是以遙不可及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通往夢想的路上,更是時時被撞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
但是總有那么一些人,在我們掉頭奔向人生的舒適區時,他們仍然為了心中的執念在夢想的道路上摸爬滾打。或許他們的姿勢不好看,或許他們也曾在黑暗的夜里無數次絕望過,但是在他們默默的堅持下,夢想轉了幾個灣后,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就像阿里巴巴大boss 馬云所說:夢想,還有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愿你也做一個奔夢路上努力前行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