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段話,有種很有道理、豁然開朗的感覺:
?
可是,作為一個被現實痛擊過的人,我知道,這種生活不僅僅是年齡、束縛和恐懼的問題。
今天,小姐姐我斗膽僅從女性角度簡單講幾句。
我非常清楚地記得一位智商、財商雙高的男同事回應一位立志單身一輩子的女同事的話:女孩子想單身一輩子,要么是富二代,要么自己很能賺錢!否則,別想!
是啊姑娘,你見過幾個人,看過幾本書,經歷過幾多事啊,何以判斷刨去結婚、生子這兩大難題,人生就能瞬間變簡單,就能過的快樂、精致、美妙了呢?
除了束縛、恐懼這些還有其他的小惡魔存在呀!
在選擇單身之前,你需要先問問自己,你憑什么能夠單身一輩子,自由的去逐夢,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1錢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婚姻更是一種協作關系:兩個人、兩個家庭,通過婚姻關系的締結來共同承擔成本(生活開銷)、獲取利益(產育后代、政商聯姻)、對抗風險(天災人禍)。
不考慮存在于普通人現實之外的所謂政商聯姻,僅從共同承擔成本和對抗風險方面來看,就是一個現實到不能忽視的問題。
共同承擔成本很好理解,簡單來說,兩個人共同買房或承擔房租比一個人更加輕松,兩個人共享一輛車比一個人購買更加實惠,其他的一些生活開支亦是如此。
對抗風險的情況也有很多,比如其中一個人突然失業了,就需要另一個人的收入來支撐生活;其中一個人突然生病了,也需要另一個人的財力來承擔救護的責任。
生活有花前月下,可終究也逃不過柴米油鹽。兩個人的生活逃不過,一個人的生活更逃不過。
如若這些都要一個人來承擔,真的就需要女孩子具備很強大的經濟基礎:要么來自于家庭的接濟、要么來源于自己的拼搏,況且,很多時候拼博也未必能讓你致富。
有個朋友的表妹,嫁給了工廠老板的侄子,被家暴,被出軌還忍氣吞聲為人渣生下孩子。我問朋友為什么,他說你不知道作為一個流水線女工,一天工作16個小時,不停的重復那幾個動作,看不到盡頭是什么感覺。即使是被家暴、被出軌,起碼不用回去繼續做女工面對那種絕望,還可以有錢花,打打麻將、逛逛街,生活還是有盼頭。
是啊,生活可以有你想象不到的艱難。
這樣說可能有些姑娘還是不太認可,因為自己不是女工,是白領;且錢夠花就好,胃口小,吃不了多少,也不是名牌控,小富即安。
是啊,但即使這樣,你也不敢打包票說生活將一帆風順,無病無災、歲月靜好的過下去,在你被生活偶爾泛起的洪流面前需要有人拉一把時,你一定希望身邊有個他。
從單身的反面來看,這種經濟問題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身邊不乏婚姻不幸的阿姨、朋友、姐姐妹妹,當她不斷向你哭訴婚姻的壓抑和無力后,你終于鼓起勇氣拋出那句:那就離婚啊。
剛剛還義憤填膺、口齒清楚的阿姨姐姐們馬上就變的支支吾吾、吞吞吐吐:為了孩子,不能離啊!
于是,你也開始同情她們的不容易,覺得媽媽做出這種犧牲太偉大了!
然后有一天你突然發現,那些悄無聲息、利利索索帶著孩子把丈夫休掉(被丈夫休掉的除外)的女人,發現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或者說經濟能力,哪怕以后不再婚,也能給自己和孩子好的生活。
你終于恍然大明白,那些說為了孩子的女人,其實更多的是為了自己,孩子無辜躺槍,成了那個阻礙母親獲得幸福生活的替罪羊。
這些女人也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單身力!
什么是單身力?就是單身還能過好生活的能力,如果碰巧還帶著一個孩子,也能夠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好。而這種能力的基礎就是經濟能力。
這些阿姨姐姐們要么是生完孩子就放棄工作,要么是生孩子后再就業事業遇到瓶頸,要么就是一開始就工作能力不強,需要有一個有能力的男人來養家。
當然,我這里沒有說對錯,她們對家庭的付出是不容抹殺的!但,就是這種“付出”,往往讓自己和孩子陷入未來可能的被動。
而這,就是一些婚姻不幸的全職媽媽或者收入微薄的已婚女性不敢離婚的真相,一些不知感恩的男人,也是看清楚了這一點,才會變本加厲。
如果有足夠的賺錢能力,那么離婚后帶著孩子照樣能吃香的喝辣的,身體心理雙健康;只有那些離不起的才總是把“為了孩子”掛在嘴邊。
殊不知,孩子的感知能力并不比大人弱,不幸福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在兩性關系處理和幸福獲取這人生十分重要的兩大能力上早已默默的輸在了起跑線上。
孩子才是犧牲品!
多么痛的領悟!離不起婚的前輩們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想要單身一輩子的姑娘,首先要學會的事情就是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唯其如此,單身才能是一個選擇題,而不是必選項!
2 性
以前覺得這個東西可有可無,從沒有覺得有多重要,直到隨著年齡增長才相信:“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民生之所依;男女,性福之所倚。
性就像人需要吃飯一樣,是一種本能的需要,這種生發之于身體內部的本能欲望,不是你自己說滅就能滅的。
吃不上飯肯定會餓死,沒有性生活死不了,但健康而又天然的欲望會在無數個夜里像螞蟻一樣吸食你的骨髓,欲望伴隨著絕望。
撇開性不性福,快不快樂的角度,這個還涉及到荷爾蒙、內分泌等健康問題。世間萬物,陰陽相輔,一旦失調,是容易生病的。
我不是愛開車的老中醫,更不是危言聳聽的江湖騙子,這是沒法忽視的科學事實。
當大齡未婚的你內分泌失調,失眠、暴躁、暗夜哭泣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在去翻一翻弗洛伊德關于歇斯底里癥的治療手法就更容易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了。
那么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只戀愛不結婚?炮友?萬一懷孕了怎么辦?那么自慰器?
不管怎樣,這些都是需要做出的選擇和妥協,怎么選,利弊如何都需要自己親自去排雷。
3 孤獨
20歲的時候我跟你說孤獨 ,你很可能會覺得我裝逼、裝深沉。
同學、朋友一大堆、電影隨便看、游戲隨便玩兒,動不動聚個會、八個卦,生活過得就跟放電影一樣,怎么高興怎么來。
后來你工作了,同學、朋友從線下轉到線上,你也發現職場根本不是交朋友的地方。
同學、朋友們一個接一個的都結婚生子了,曾經的吐槽八卦、聊心事變成了你講你的行業故事、同事關系,她們說她們的奶粉尿不濕、輔食幼兒園······不知不覺中,你們早已變成了不同世界的人。
誰都沒有錯,誰也沒有故意的去疏遠誰,但是你們確實疏遠了。
那么,一肚子的話說與誰聽呢?
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在外人面前,你依舊活潑、熱情,深夜里,你唉聲嘆氣,輾轉難寐,孤獨的像條狗。
此刻,你多希望身邊有一個人可以一起說說話、出出主意開開玩笑,一起看場電影、吐槽濫劇,一起旅游笑鬧,一起規劃未來;哪怕就是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身邊就有個人呢。
可是,沒有,你有的只是自己的影子,以及你自以為把電視開很大聲就可以嚇跑的孤獨和寂寞。
當然,你會說,難道只有單身的人才孤獨嗎,很多已婚人士比單身人士更孤獨吧。
我承認,兩個人的孤獨有時候比一個人的孤獨更無助。但是兩個人的孤獨是相對的,一個人的孤獨往往更加絕對。
所以,計劃單身一輩子的你就需要掌握排解孤獨的能力。
那么孤獨何解?
記得有一句話叫做:每個人的歸宿,最終都是自己。絕對的!
所以你要學會與自己相處,而根據我僅有的經驗來看,最重要的就是有自己的、與別人無關的,所以別人也奪不走的“熱愛”。
比如某種興趣,可以是音樂、繪畫、電影、手工等等,你能夠真正潛下心去與這些“熱愛”相處,并且找到真正的樂趣。
除了某項熱愛的興趣,還可以是你熱愛的事業。你心甘情愿的為了這項事業傾注時間和心血,不論是高潮還是低谷,你都能從中汲取養分、成長、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這些熱愛和你從中挖掘出的樂趣將會填滿你的時間和心靈,驅趕掉空虛和孤獨。
當然,最好,你還能有陪你聊天的三五好友,我說的能陪你聊天,就是能聊到一起去,講同一種語言的那種,你懂的。當然,這個我要告訴你, 可遇不可求。
錢、性和孤獨是你單身生活必需越過的三座大山。其他的丘陵、溝壑比如父母逼婚、朋友著急、同事揣測等等壓力和干擾在這些面前往往都不那么重要了。
生活本身就不容易,想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那必然更加艱難。一切的關鍵還在于你是否真的對自己誠實,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能夠放棄什么,以及怎樣去應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