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金庸筆下那些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早先小說看得雜,所錄制的有聲小說又多以古代題材為主,不覺對年代久遠之物頗有興趣。自與簡書作者柳七先生合作,讀了一篇關于金庸筆下人物趙敏的文章,對經(jīng)典武俠的喜愛便又濃重了許多。

曾見有人寫道: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不必說刀光劍影中的傳統(tǒng)文化:詩詞歌賦、棋琴書畫、醫(yī)卜星相、陰陽八卦,單是其對中國飲食文化,特別是對精美的江南美食的描寫,就讓人賞心悅目。

依稀記得,初看《射雕英雄傳》時還在讀小學,家仇國恨兒女情長是看不懂的,只那伶牙俐齒聰慧明媚的黃蓉及她口中點的、手里做的花樣百出之菜肴,讓人印象深刻。

說起來,郭靖黃蓉這兩人一生的牽絆就是從一頓飯開始的。

書中這樣寫道:

少年向郭靖道:“任我吃多少,你都作東嗎?”郭靖道:“當然,當然。”轉頭向店小二道:“快切一斤牛肉,半斤羊肝來。”他只道牛肉羊肝便是天下最好的美味,又問少年:“喝酒不喝?”那少年道:“別忙吃肉,咱們先吃果子。喂伙計,先來四干果、四鮮果、兩咸酸、四蜜餞。”
店小二嚇了一跳,不意他口出大言,冷笑道:“大爺要些甚么果子蜜餞?”那少年道:“這種窮地方小酒店,好東西諒你也弄不出來,就這樣吧,干果四樣是荔枝、桂圓、蒸棗、銀杏。鮮果你揀時新的。咸酸要砌香櫻桃和姜絲梅兒,不知這兒買不買到?蜜餞嗎?就是玫瑰金橘、香藥葡萄、糖霜桃條、梨肉好郎君。”店小二聽他說得十分在行,不由得收起小覷之心。
那少年又道:“下酒菜這里沒有新鮮魚蝦,嗯,就來八個馬馬虎虎的酒菜吧。”店小二問道:“爺們愛吃甚么?”少年道:“唉,不說清楚定是不成。八個酒菜是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獐腿、姜醋金銀蹄子。我只揀你們這兒做得出的來點,名貴點兒的菜肴嘛,咱們也就免了。”店小二聽得張大了口合不攏來,等他說完,道:“這八樣菜價錢可不小哪,單是鴨掌和雞舌羹,就得用幾十只雞鴨。”少年向郭靖一指道:“這位大爺做東,你道他吃不起嗎?”店小二見郭靖身上一件黑貂甚是珍貴,心想就算你會不出鈔,把這件黑貂皮剝下來抵數(shù)也盡夠了,當下答應了,再問:“夠用了嗎?”少年道:“再配十二樣下飯的菜,八樣點心,也就差不多了。”

幼時初觀此段,見屏幕之上滿桌美酒菜肴,又聽黃蓉聲聲脆音,如珠落玉盤,一時眼耳應接不暇。

曾有高手指出,黃蓉當時連點48道菜,并非都是金庸憑空想出來的。歷史上有一頓真實的豪宴,菜譜流程和黃蓉點的菜有許多重合的地方,即著名的張俊家宴。我們都知道《射雕》的故事開始于南宋高宗在位時期,元初記載南宋都城臨安風貌的書《武林舊事》第九卷記錄有宋高宗到寵臣張俊家赴宴的一段故事,記得那文中作者說道,十分好奇金庸在寫黃蓉點菜這一段時是否查閱過張俊家宴的菜單。


前面既說有口中點的,還有手里做的,便不得不提及金庸筆下第一“吃貨”——洪七公。

黃蓉請老乞丐吃的第一頓正是“叫化雞”又名“乞丐雞”,爾后花了很大的心思做了一道風味獨特,菜名極具詩意的‘玉笛誰家聽落梅’,合羊羔臀肉、豬耳尖、牛腰肉、兔肉、山麂肉,五種肉制成的美味拼盤,外加賞心悅目的“好逑湯 ”。

我們便將這些菜品一一看過。

一、叫花雞

用峨嵋鋼刺剖了公雞肚子,將內臟洗剝干凈,卻不拔毛,用水和了一團泥裹住雞,生火烤了起來。烤得一會,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濕泥干透,剝去干泥,雞毛隨泥而落,雞肉白嫩,濃香撲鼻。

書中描寫:

洪七公大喜,夾手奪過,風卷殘云般吃得干干凈凈,一面吃,一面不住贊美:妙極,妙極,連我叫花祖宗,也整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花雞。”

二、蒸豆腐

先把一只火腿剖開,挖了二十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二十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之不食

這蒸豆腐,更有個出自唐詩的好名號——“二十四橋明月夜”

三、玉笛誰家聽落梅

這道菜不僅名字起得別致,而且所用材料也相當奇特。

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諸味紛呈,變幻多端,直如武學高手招式之層出不窮,人所莫測。肉只五種,但豬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共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shù)

四、好逑湯

這道湯由蓮葉、筍尖、櫻桃組成,取蓮葉之清,筍尖之鮮,櫻桃之甜,而且櫻桃核被剜了出來,另外鑲嵌了斑鳩肉。斑鳩來源于《詩經(jīng)》典故:“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因此,此湯美其名曰:好逑湯。

黃蓉笑盈盈地托了一只木盤出來,放在桌上,盤中三碗白米飯,一只酒杯,另有兩大碗菜。郭靖只覺得甜香撲鼻,說不出的舒服受用,只見一碗是炙牛肉條,只不過香氣濃郁,尚不見有何特異,另一碗?yún)s是碧綠的清湯中浮十顆殷紅的櫻桃,又飄著七八片粉紅色的花瓣,底下襯著筍丁子,紅、白、綠三色輝映,鮮艷奪目,湯中泛出荷葉的清香,想來這清湯是以荷葉熬成的了

五、八寶肥鴨

將肥壯嫩鴨宰殺洗凈,劈開背脊,剪去鴨腳,入沸水焯后撈出洗凈,瀝干,抹上醬油;將筍丁、肉丁、火腿丁、糯米飯等放入碗內。

洪七公眼睛尚未睜開,已聞到食物的香氣,叫道:‘好香,好香!’跳起身來,搶過食盒,揭開盒子,只見一只八寶肥鴨,洪七公大聲歡呼起來,雙手左上右落,右上左落,抓了食物流水般送入口中,一面大嚼,一面贊妙,只是唇邊、齒間、舌上、喉頭,皆是食物。

六、桂花白木耳百合湯、糯米嵌糖藕

這兩道菜能讓陳家洛記憶深刻,料想肯定是很好吃的。

銀盆中兩只細瓷碗,一碗桂花白木耳百合湯,另一碗是四片糯米嵌糖藕。陳家洛離家十年,日處大漠窮荒之中,這般江南富貴之家的滋味今日重嘗,恍若隔世。

金庸筆下的美食自然不盡于此,那浸染于筆下的古香古味,即使是透過泛黃的紙張、冰堅的屏幕,都能讓人垂涎欲滴。

除卻以上所提,經(jīng)典書目、影視中讓你念念不忘的美食還有哪些呢?歡迎在留言區(qū)與我交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78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01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91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74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4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2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5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9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71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42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8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5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6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2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9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