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下了兩天龍舟水,天氣并沒因為雨水而變涼快。六月第一天尤其悶熱,埋在肥肉里的毛孔費力呼吸,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給夏日增添了一份吵鬧。沒風的炎夏不敢出門,害怕被烈日曬化,只想窩在空調房里,抱著西瓜看電視。
人的情緒在高溫中變得煩躁,對生活的虛無又開始了。上周和友人聊起用關鍵詞來形容最近幾年的生活,她說我的詞是“喪失”。聽到這個詞時,整個人被擊中。對,回顧近五年的生活,親人,朋友,戀人,自己逐一以不同形式喪失。面對持續的喪失,呆呆回想,毫無氣力去應對。曾經奮力抵抗無意義的生活,給它看似美好的遠景,一個喪失碎了夢。
五年前來到南方的城市工作,搬到城郊的古村落居住。古村被稱為藝術村,政府曾經為吸引藝術家入駐,蓋了不少房子。村落附近有生態公園、果園、珠江、小島,一條寬三米的河道繞村流向江河,村里保留著不少老宅和祠堂。作為一個旅游區,村里每年都新開不少小店,吸引周末的游客。村外則聚集著大大小小的畫室,每年6月涌來很多美術生過來學畫畫。五年間,老房子一個個被拆掉,建成清一色有丑陋外墻的四層小樓。藝術家們也一個個離開,去更好的地方發展。畫室的學生逐年減少,昔日熱鬧的村落沉靜下來。
五年前的九月份,找工作的間隙在村里亂晃,認識了開酒吧的同齡人阿H。偶爾去他的酒吧坐坐,喝喝小酒聊聊天。當時一起喝酒的還有FY,一個喜歡吹笛子的大叔。我們會在夏日晚上在村口的禮堂外面賣唱,大叔彈吉他或吹笛子唱歌,我和H在一旁坐著。那是在村里度過最快樂的日子之一,無憂無慮。
有一天和阿H兩人從晚上聊到早上五點,去村口的早餐店吃腸粉。聊到想要的生活,H說想在山上蓋一座房子,在那度過吃吃喝喝過日子。半年后,他結束了酒吧的營業,回到老家做起了生意。之后結婚生子。我們幾乎斷了聯系,聊起我還在老地方時,他說總有一天要離開那的。
同樣在村里開酒吧的Y,換了兩家店賣酒。下班的晚上要是不累,會去Y的酒吧喝上一杯。在吧臺和他們聊聊天,日子很是悠哉。二年后,酒吧維持不下去,Y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再也沒聯系。
在村里開原創T恤店的Z租下了二層小樓,一樓賣衣服,二樓喝茶。Z曾是廣告人,村里的店長們幾乎都認識。為了服裝夢,Z投入所有積蓄,從設計到生產售賣,可惜在互聯網洪流里以失敗告終。和Z相處的時間最長,維持著朋友關系,幫他餵過貓貓狗狗,一起在晚上騎單車,在陽臺喝茶聊天,去藝術區喝酒。去年他認識了一位女孩,半年后結婚。與Z的來往也因此斷掉。
五年前搬到村里,不認識一個人。五年后,結識的人一個個離開村子,結婚生子,有新的生活。唯有我還在村里,把生活過得越來越糟。最好的友人也因溝通不暢而冷戰。這是朋友的喪失。
2012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接到叔叔電話,說奶奶生病,速回。強忍淚水,買了第二天一大早的高鐵票。急沖沖趕回家,沒見到奶奶最后一面。奶奶是我最親的家人,其次是爺爺,甚過父母。兩年間在車上,在居所,在任何一個沒有人注意到我的地方,淚水不可控制地流。身體在那個時候也生病,面對陌生人時緊張得心跳加速,兩頰發紅。當時不覺得生病,在不愿出門的周末逼著自己找朋友吃飯,情緒緩解不少。前兩年被診斷出慢性病,瞞著家里人,一個人每個月上醫院抽血化驗,每天吃幾十顆藥丸。
2016年初爺爺因重病進醫院,此時他已經不認識子女們,請假回家照顧他一個星期。回到工作城市的第二天,接到叔叔電話說爺爺去世,立馬買了當天的票趕回家。明知道終有這一天,到來時手足無措。于我而言,這個家沒有爺爺奶奶就不復存在。與父母的關系寡淡,即使知道父親的愛很深。這是親人的喪失,也是家的喪失。
難得遇到想愛護的人,去年談了一場異地戀,將近十年沒有感情生活已經不會與人相處。在一場不對等的關系里,持續半年的戀情告終。戀愛時工作生活里都是想著對方,每晚都被換城市的想法折磨。對自身能力沒信心,工作上努力尋找突破口,增加在其他城市的發展機會,這一切都不言明。面對戀人時,害怕失去,克制過多關心引發壓力。不會相處以及自卑和不對等。愛人的喪失。
在深知人生的虛無后,給自己找一個意義。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慢慢保持著一點點進步。有規律的健身,看雜志和電影,做飯,和友人小聚,看展。生活不算太壞。自戀愛和失戀后,陷入無休止的悲傷。上知乎逐條看別人的回答,道理都懂。放不下的人就讓他繼續存在腦海,情緒起伏時也Let it be。寫了數月的失戀日志,刪掉聯系方式。以為快要恢復時,得知動態后全盤崩潰,再次系統故障。期間重新開始閱讀,對意義產生懷疑。當初定下的事被動搖,大部分時間只想躺下睡覺。自我的喪失。
身體里住著兩個我,一個貪圖安逸,一個向往自由和顛沛流離。自由需要付出代價。2010年在西藏拜佛時,對佛祖只說一句話:做真實的自己。這句也是對自己說的。幾年過去,我依舊是那個躲在殼子里的膽小鬼。隨著年歲增長,在殼里縮成一團,自暴自棄。無知的圈越滾越大,焦慮慌亂虛無度日。喪失是必經階段,自我認知的路上必然伴隨著痛苦,即使一切不會變得好起來,也不要讓它腐爛變壞。
話給自己聽:
身體健康第一位,家庭第一位,維系家庭現存的關系;狀態流動可變,對人、物和事多一些耐心;行動代替幻想,有困惑時先行動再思考;給自己一個小夢想,踏實耐心去學習成長享受其中;讀萬卷書和走萬里路。
生活里的苦難是常態;相信愛情,是否遇到則隨緣;人和人的相處,坦誠自在最重要;不去試圖控制任何人和隨機事件,唯有自己可調節;情緒和行為會受季節,天氣,生理影響,靜待;別去Judge他人;放在時間長河里看往事,當下和未來才重要。
“精力有限,只想向內營養自己。如果一段關系,讓你失衡、踉蹌、傾斜,那么,放棄它。”(黎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