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2022-10-08)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如果說“白露”節氣標志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么“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征,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天氣特點

寒露節氣始于10月上旬末,10月下旬結束。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半球繼續南移,北半球陽光照射的角度開始明顯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陽熱量比夏季顯著減少,冷空氣的勢力范圍所造成的影響,有時可以擴展到華南。在廣東一帶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指的就是天氣變涼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樣赤腳趟水過河或下田了。可見,寒露期間,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季節的變化。更多的地區,更多的人們,開始用"寒"字來表達自己對天氣的感受了。

對于寒露時節的一些講究和說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人們把寒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隨著節氣的變化,南來的大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隊向南遷移;第二個階段是,各種鳥兒和雀兒都不見了,只有海邊的蛤蜊形似雀兒鳥兒一樣存留在沙灘上;第三個階段是,各種各樣的菊花相繼開放。

一般寒露過后,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雨季基本結束,只有云南、四川、貴州等少數地方尚能聽到雷聲。東北和新疆等少數北方都已經飄雪花了。白天的氣溫還比較溫暖,秋高氣爽晴空萬里的,一派深秋美麗宜人的景象,但夜晚的溫度卻特別寒冷。

氣溫降得快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后,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華西地區除外),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

平均氣溫分布差異大

10月份,我國平均氣溫分布的地域差別明顯。在華南,平均溫度大多數地區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還沒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間,東北南部、華北、黃淮在8-16℃之間,而此時西北的部分地區、東北中北部的平均溫度已經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區平均溫度甚至在0℃以下了。天氣危害

霧和煙霾

10月的氣溫下降明顯,每當遇到秋雨,空氣中豐沛的水汽很快達到飽和,有時出現雨霧混合或者雨后大霧的情況。特別是在夜間,更為多見。進入10月,在濕度比較大的情況下,遼寧東南部、河北和山東的東部、皖南、湘西、鄂西、四川盆地、重慶等地,可能形成成片的霧區,影響當地的交通運輸和交通安全。2004年北京10月8日,"寒露"節氣的當天早晨,迎接上班市民的便是一場大霧。北京部分地區的能見度只有200米左右(水平能見度距離200-500米之間的稱為大霧。水平能見度距離50-200米之間的稱為濃霧)。

由于受到高壓控制,大氣層結穩定,在連日無風的情況下,聚集在城市中的汽車尾氣和工廠排出廢氣、粉塵不容易擴散,也會形成煙霾天氣,如果空氣中濕度大還可形成霧、霾混合的天氣。

華西秋雨

華西秋雨是我國華西地區(渭水和漢水流域、四川、貴州大部、云南東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秋季多雨的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降水量秋季多于春季,僅次于夏季。以9到10月最為集中。降水時間長,秋雨綿綿,降水強度一般不算大。9-10月份總雨日一般都在20-30天。特別是在四川盆地,幾乎大多數年份都有。由于長時間的陰雨寡照,對秋季作物的成熟和收曬有較大的影響。在寒露期間,華南東部有時也有這種對秋收、秋種有影響的連陰雨天氣。

寒露風

寒露風是秋季冷空氣入侵南方后,引起顯著降溫,造成晚稻癟粒、空殼減產,是一種農業氣象災害。因這種低溫冷害多出現在寒露期間,故被稱為"寒露風"。一般來說,寒露風對水稻危害的氣象指標因水稻品種和發育期而異,各地的標準也不完全一樣,通常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以連續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20℃作為出現寒露風的標準;華南以連續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22℃作為標準。

寒露風對晚稻造成的危害,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天氣類型。(1)濕冷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和逐漸減弱難退的暖濕氣流相遇,通常出現低溫陰雨天氣,其特征是低溫、陰雨、少日照。(2)干冷型:較強冷空氣南下,吹偏北風,風力3-5級,空氣干燥,天氣晴朗,有明顯的降溫,其特征是低溫、干燥、大風、晝夜溫差大。

等級劃分

寒露風等級的劃分以日平均氣溫、日最低氣溫、雨日為基礎,分為干冷型、濕冷型兩大類,并各分為輕度、重度兩個等級。

防御措施

寒露風對雙季晚稻危害很大,必須采取積極的防御措施:晚稻需防“寒露風”

1、掌握寒露風出現規律和雙季晚稻的安全齊穗期(指雙季晚稻抽穗開花期間80%以上的年份不會受到寒露風危害的日期),合理搭配品種。即根據寒露風出現的早晚選擇品種,安排適宜的播種期,使其安全齊穗,避免寒露風的危害;

2、科學運用寒露風預測,合理安排生產。寒露風的長期預測,可提供各級領導和農民朋友安排雙季晚稻生產時參考。如在寒露風早的年份可多種些早熟品種,甚至適當縮小雙季晚稻的種植面積;晚的年份可多種些晚熟品種等;

3、選育抗低溫高產品種;

4、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科學用水,增強根系活力和葉片的同化能力,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植株的抗低溫能力;

5、采取相應的農業措施,改善農田小氣候。如冷空氣來臨前,采用以水調溫的措施,一般用溫度較高的河水進行夜灌(白天排空曬田)和灌深水或噴水,使株間溫度相對較高;另外,噴灑化學保溫劑,即將保溫劑噴在葉面或滴入水中形成膜狀,抑制水分蒸發,減少耗熱,使溫度不降低或降溫速度減慢等保溫措施,以減輕低溫危害等。

熱帶氣旋

雖說7-9月是熱帶氣旋活躍期,但在10月,仍有熱帶氣旋活動,只不過次數開始減少,而影響海南的熱帶氣旋的強度有時仍較強。

節氣影響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雅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對秋收十分有利。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只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產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區這時一般仍然是秋雨連綿,少數年份江淮江南也會出現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采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

南方稻區還要注意防御“寒露風”的危害。華北地區要抓緊播種小麥,這時,若遇干旱少雨的天氣應設法造墑搶墑播種,保證在霜降前后播完,切不可被動等雨導致早茬種晚麥。寒露前后是長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適宜播種期,品種安排上應先播甘藍型品種,后播白菜型品種。淮河以南的綠肥播種要抓緊掃尾,已出苗的要清溝瀝水,防止澇漬。華北平原的甘薯薯塊膨大逐漸停止,這時清晨的氣溫在10℃以下或更低的機率逐漸增大,應根據天氣情況抓緊收獲,爭取在早霜前收完,否則在地里經受低溫時間過長,會因受凍而導致薯塊“硬心”,降低食用、飼用和工業用價值,也不能貯藏或作種用。

寒露后,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氣溫也很難再回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另外此時的華南地區將會出現一種災害性天氣--綿雨,其特點為:濕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因此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獲和播種。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在高原地區,寒露前后是雪害最嚴重的季節之一,將會造成積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業生產等問題,應注意預防。

主要農事:一是秋熟作物的收割脫粒等工作。寒露節氣,秋熟作物先后成熟。成熟后期與收獲期天氣將直接關系到糧、棉的豐產與豐收,各地應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對已成熟的作物搶晴收獲,成熟一塊,搶收一塊,并及時脫粒、翻曬。二是“寒露”節氣內棉花處于收獲集中期,各地應精收細摘,保證優質優價。三是寒露節氣內淮北地區自北向南陸續進入三麥、油菜(直播)、蠶豆等的適宜播種期。各地在抓好秋熟作物收獲的同時,認真搞好三溝配套,在適播期內抓緊有利天氣播種。淮河以南地區挖好排灌溝渠,做好麥田溝系配套,以防連陰雨影響,爭取壯苗。油菜要做到苗床稀播育壯苗,移栽密度要適宜。四是大棚蔬菜秋延后和溫室越冬蔬菜的定植,寒露期間各地應加強秋菜苗期管理,做好棚室修建與蓋膜的準備,并于節氣后期搶晴適時覆膜,秋菜移栽定植入棚(室),確保秋冬蔬菜市場供應。[3]

節氣農諺

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

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

上午忙麥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松。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要得苗兒壯,寒露到霜降。

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斗。

菊花開,麥出來。

秋分種蒜,寒露種麥。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連陰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種地瓜早收藏,著霜瓜塊受凍傷。

收瓜被雨沖,窖如爛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劑,快噴棉。

寒露不摘煙,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蔥,必定心里空。

九月不刨十月空。

零星時間莫白過,有空就把飼草割。

勞動間隙把草割,不愁攢個大草垛。

九月樹種已成熟,抓緊采集莫延誤。

過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樹種要趁早;

采收工具先備齊,選擇樹種標記號。

優質壯齡作母樹,病木蟲蛀不能要;

當家樹種要多采,鄉土種源不可少。

采種要選好天氣,風和日麗晾曬好;

貯藏保管莫大意,陰雨連綿要防潮。

樹木栽培良種化,好種才能出好苗;

男女老少齊動手,綠化家園樂陶陶。

九月九,摘石榴。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紅皮,摘下去趕集。

柿子紅似火,摘下裝筐籮。

皮紅摘下來,趕快向外賣。

寒露柿子紅了皮。

摘了梨,別松氣,施肥澆水和掘地。

摘了梨,快噴藥,千方百計把葉保。

今年葉子保得好,明年果子產量高。

葉子護不好,明年果子少。

今年護好葉,明年結碩果。

光收不管,來年減產。

光收不管,殺雞取卵。

寒露畜不閑,晝夜加班趕,抓緊種小麥,再晚大減產。

騾馬驢,加夜草,勁頭足,干活好。

晚上不加料,白天懶拉套。

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

時到寒露天,捕成魚,采藕芡。

寒露節到天氣涼,相同魚種要并塘。

捕撈成魚上市賣,留得小苗莫傷害。

寒露詩詞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巽公院五詠》[唐]柳宗元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送十五舅》[唐]王昌齡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唐]嚴維

上客南臺至,重陽此會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別妻》[唐]陳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飲,詩成和淚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