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女子圖鑒》引發的思考

前段時間迷上了日劇后,便一發不可收拾,不同于國產劇的正能量滿滿,韓劇的羅曼蒂克,日劇展現的則是人生血淋淋的現實,代入感強,更容易引起共鳴。

《東京女子圖鑒》最近受到了很多人的熱捧,尤其是對于小城鎮出身,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的女孩們,認為這部劇簡直就是自己人生的真實寫照。一口氣刷完了這部長達四小時的劇,過后對整部劇進行復盤,陷入了思考之中。

《東京女子圖鑒》

1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小時候,我們都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將來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多數人受學校教育的影響,回答大約都是,科學家、發明家等等當時備受尊崇的人物。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認識也越來越清晰,再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有了更加平凡的回答,因為知道自己可能終將歸于平凡,但仍然希望自己是被人羨慕的。就像劇中的女主綾一樣,當被老師問到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時,雖然違心的說想成為和老師一樣的人,但內心真正的想法卻是成為一個備受人羨慕的人。

而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未來的行動軌跡,而一系列的行動軌跡造就了未來的那個你。綾渴望受人羨慕,所以她的種種選擇、行動都受此影響,一直都活在別人的眼光里,找尋不到真實的自己。

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2、大城市的誘惑?

大城市,意味著更多的工作機會,更好的發展前景,更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小城鎮出身的我們,多數渴望不一樣的世界,高樓林立,燈火迷離、物質富饒……我們懷抱滿腔激情,希望能在這里打拼出自己的一份事業,期待能在這里夠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迫切想要融入這里。

劇中女主綾也一樣,出身十八線小城秋田,厭倦了小城鎮枯燥單調的生活,認為小城鎮毫無機遇可言,無奈又沒有生在巴黎、紐約這樣的大城市。所以一心渴望能在東京工作、生活,就像劇里寫的,東京市井也奢華,古舊也迎合潮流,互相結合,彼此存在,在這里工作生活應該是人人都會羨慕吧!然而城市越大,越容易感知到自我的渺小,仿佛是馬路上不起眼的小石子,裹挾在川流不息的人流車流中,無法掌控自己的去向。

東京

3、愛情應有的樣子是?

23歲的綾跟隨自己的初心來到東京,找到了一份時尚的工作,選擇在三茶租房,用她的話講,三茶混合著古老和現代并存的不可思議氛圍,恰到好處的時尚,恰到好處的俗氣,這種不徹底性也和現在的我相符。后來她職業順風順水,從小職員做到了GUCCI市場部經理,住所也從三茶搬到惠比壽。

在三茶的時候,她和同樣來自十八線城市的老鄉直樹談戀愛,一起下班,看夜空中的月亮,窩在小小的一居室里,吃著便宜的火鍋看劇,卻笑得很開心。小生活簡單而幸福,可是她卻不滿足于這種簡單的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她看著自己廉價內褲上的絨球,突然意識到這不是她想要的幸福。

我想要的幸福

28歲,綾離開了直樹,在惠比壽聯誼時結識了畢業于一流大學,家住金融才俊富二代,他們在米其林餐廳約會,享受著旁人艷羨的目光。然而就在她篤定這是她理想的結婚對象時,富二代卻突然消失不見,轉而選擇和小模特結婚。

28歲時一定要到這里約會

后來她和土豪和服店老板在一起做起了小三,享受到了最奢華的物質生活。土豪也時常很霸道的讓她穿上高定。這段感情雖也有它幸福的時刻,但最終這段感情也以失敗告終,畢竟她遠不滿足于婚外情對象這個身份。

女主的感情生活似乎并沒有多勵志,暫先不對女主的價值觀做判斷,假設她和第一任老鄉攜手走入婚姻,后面的故事應該是,轉了一大圈的她,最后還是回到了當初看不太上的秋田的平淡幸福里。

但其實也正好說明了,人有想要追求平淡溫暖的幸福和激情跌宕的幸福的兩種沖動,真實感情生活里,很難兩者兼顧。就像你不可能同時擁有秋田的幸福還能交往著商社富賈,吃慣了家常便飯,便會渴望Joel Robuchon 的法餐,29萬日元衣服刷多了,被遺忘冷落的時候,也會回味當年窩在小居室里吃火鍋看劇的美好。你得到一種生活,另一種生活就好像暗流一樣在生命的渴望里涌動。嘴上鄙夷著一種生活價值觀,心底里卻也存留羨慕,不敢完全否定。很矛盾也很真實。

很顯然,女主選擇的是后一種。就是在物質里摸爬滾打,從而實現自我價值。這種日子很驚心動魄,也很容易有幻滅感。女主綾顯然是一根筋的,很單純很直接的追求物質享受和直上云霄般的身份階層的轉換。但是不論商社富賈還是和服店老板,都不能給她承諾和穩定。當然,也許那個年齡段的她也并不需要穩定。

4、結婚是幸福的終點嗎?

年過三十的綾突然發現曾經的朋友們都已結婚生子,聚在一起最熱衷于談論的話題也變成了孩子,習慣喝的白蘭地也換成了果汁。她突然覺得結婚才是幸福的事,于是她注冊婚介所瘋狂相親,一身名牌儀容得體的GUCCI經理在相親會上卻頻頻被冷落。婚介所的服務員一言道明:想成家的男性,比起外表、社會能力,更注重生育能力。

但是頻繁的相親下,綾還是找到了老公迅速結婚。她的這位老公,40歲的年紀,其貌不揚沒什么生活情趣,好在收入穩定工作不錯還有一間高級公寓。糟糕的是他不做飯不洗碗不分擔家務,就連生理性趣到后期都很少。女主穿上性感睡衣,他卻讓她算算排卵期只想一發就中再無后顧之憂。

未婚時被人說結婚才是女人的幸福,結了婚之后,又被說生孩子才是女人的幸福,女人幸福的定義被無止境的逼迫。

幸福終歸平淡

綾的婚姻最終以失敗告終,完任務一樣的婚姻并沒有帶給她真正的幸福。而當今二三十歲,被逼婚的比比皆是,因為年齡到了,我們慌忙的想把自己嫁出去或者著急把別人娶進來,全然忘了我們自己是不是愿意嫁、愿意娶,就這樣稀里糊涂地被生活裹挾著前進。

在最近一期的《圓桌派》中,面對“女人到底要不要結婚生子”這個問題時,27歲的蔣方舟把結婚當成第一選擇,43歲的徐靜蕾卻認為婚與不婚,一樣可以幸福,人生是自己的,愛干嘛干嘛唄。結不結不婚,什么時候結婚,都是一種個人的選擇,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千萬記住不要讓社會的壓力和旁人的眼光綁架自己。

《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說過這么一段話:“人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類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無法理解,或許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須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們在對方身上得到的快樂,與我給自己的一樣多。 ”

還是單身的你,在未遇到想要步入婚姻的另一半時,首先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吧。終究,我們只能在我們自身尋找或者獲得幸福。

5、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離婚之后的綾包過小鮮肉,后來她遇到一個來自港區的男人,她終于發現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在某些方面戰勝出生的階層,門不當戶不對,這段感情自然無疾而終。最終,她還是沒有實現自我滿足,在碩大的東京漫步,旁邊是曾經的男閨蜜相伴,兜兜轉轉,并沒有得到幸福。然而,在全劇結尾時,她遇到了另一個自己,那個她高雅美麗,旁邊牽著高富帥。這時的她,突然又有了貪心,生出了嫉妒感,她覺得她想要的東西還很多。

女人的貪心

綾始終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永遠在追逐著別人的東西,就像她剛來到公司時就想要做一個工作成功又能在聯誼中找到好對象的人。

一路追逐,年過而立之后還是沒有成婚,對于物質的追求在朋友深陷婚姻中的幸福顯得搖搖欲墜。于是她又開始追逐婚姻,然而沒有愛情的婚姻也并沒有讓她幸福。綾這一生,如同一副空蕩蕩的軀殼,在不斷的追名逐利,正如她自己所講,不知滿足、貪婪的女人們只有把這份嫉妒也當作人生調味品來品嘗。

在經歷了感情、婚姻的種種之后,綾也曾想回到秋田過簡單的生活,也曾思考在東京打拼了20多年,一直向前的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最終走在街道上重遇初戀男友,綾似乎也開始懷念曾經真正開心的時光,向前走沒錯,最重要的還是要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能做到這點的人實在太少了。

終其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從綾的這段人生中,也許能可以照出我們自己,我們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劇中的綾似乎已向我們證明,取得事業成功并不能讓自己幸福。或許每個個體都有其自身的復雜性,人生軌跡也不盡相同,但在路上的我們,不妨在做出人生的每一個選擇時,都能問問自己的初心,雖不能落子無悔,但求問心無愧。

愿我們無論在人生哪一階段,都能找到最美好的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