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已至,火紅的夏日悄然逝去,秋雨如期而至,大自然的腳步已邁進了令人向往的金秋。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春天都情有獨鐘,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
是啊,春光的明媚,春風的溫暖,春雨的潤澤,春花的璀璨,怎能不惹人憐愛?春天歷來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
而我卻對秋情有獨鐘,因為我覺得:秋帶走的是黃葉,帶來的是新生,秋既是植物生命的凋零,也是生命的極致升華!
秋天的美麗,是由內往外長出來的,宛如歲月的沉淀,格外細膩,分外耐品。它沒有嬌氣,更無霸氣,有的是心如止水的靈動,一如林外之風的灑脫與飄逸。
秋陽,鋪滿了小徑,婆娑了樹影;秋風,搖響了風鈴,彈奏著云淡風輕,色彩朦朧,葉脈沉靜;秋雨,搖落了片片明凈,滿懷詩情。隨著秋風而來,伴著秋雨而去,明月冷眼觀看人間寒來暑往,在高遠的天空恬淡穿行。
金秋,是明凈,是徇爛,是埋藏在歲月風骨里的溫潤與美麗。秋天,追逐一抹金黃,邂逅一抹溫暖,珍藏一份遇見。
最喜歡北京的秋天,故而,我去首都也大多選擇在金秋。
那年的初秋來到北京,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烙印的當屬閱兵藍了。
與原來數次的印象截然不同,北京的天空沒有霧霾,而且出現了海南一樣的蒼穹:天特別高,特別藍,是特定的閱兵藍。藍藍的天幕,在陽光的照射下,把天邊五彩的云朵編織成浪漫的輕紗,鑲著金邊的白云擺出各種形狀,有的像飛奔的駿馬,有的像大朵的棉絮,有的則像海水撞擊礁石濺起的簇簇浪花。
來北京一定是要去香山的,登高遠望,只見漫山紅遍,楓櫨似火,真的是層林浸染,姹紫嫣紅,恰如人間仙境。微風吹過,仿佛漫山遍野的火苗,讓人心曠神怡,留戀往返,于是唐朝大詩人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北懔r在腦海中閃現了。
觀賞著鋪滿紅葉的香山小路,細踩層層落葉,那絲絲入扣的沙沙聲,隨著心跳,讓人們漸入佳境。
有人說香山的樹都是有靈性的,的確,仔細觀察你便會發現不一樣的美。翻飛的葉片,深淺不一的紅潤,給人以詩意的遐想。淺紅的透著風韻,深紅的魅力四射,紫紅的格調高雅,在耀眼的紅色中,點綴著赤、橙、黃、綠、紫,而每種顏色又呈現出多種色調,一眼望去,仿佛色彩的海洋在流動,啊,香山就是濃縮的山水畫卷!
秋天不到,紅葉不紅,風霜不染,紅葉不透。紅葉用她火一般的激情,用她的獨特的壯觀之美,燃起人們對金秋的眷戀,讓人們在涼爽中領略到另外一種風采,令人樂此不彼,百看不厭!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帶給人們的是滿目浪漫的金黃和豐收的喜悅!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惫麍@中,一個個蘋果熟了,一串串葡萄紫了,一顆顆山楂紅了;田野里,金燦燦的水稻壓彎了腰,微風吹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舉著紅纓笑了,她忘掉了夏天的煩惱,大豆鼓著嘴樂力,慶賀秋天的來到。
喜歡秋天,走進秋天,擁抱秋天,感動秋天!
那忙碌的秋,那豐收的秋,那芬芳的秋,那收獲的秋,無不獨具韻味。
難怪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對秋贊美有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p>
朋友,敞開你心靈的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領路多彩多姿、美麗如詩的金秋吧!
作者簡介:
張玲,濟寧日報社高級記者。從事新聞工作近三十年年。先后在《濟寧日報》、《大眾日報》、《法制日報》、《散文》等全國各大報刊發表新聞稿件數千篇,散文數百篇,并多次榮獲市、省、國家級獎勵。1999年,山東省出版社為其出版長篇報告文學集《明珠耀闕里》,2000年,中國作家出版社為其出版散文集《翻閱生命》。2017年4月,其散文《母愛無言》榮獲第四屆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