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財富自由的路上,我們要躲避的最大風險是什么?
答案是從此再無機會
很多時候,籌碼越少的人越容易拼命,決定壓上全部身家,把一切都押上去。最后得到的結果的那么一瞬間還以為是勇氣的東西,結果往往都是那么無以附加的愚蠢。
有一個定律叫墨菲特定律:墨菲特定律講的是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
作為投資者,必須牢記絕對不能觸犯的鐵律是:永遠不要押上全部,但是很多時候是大腦一充血什么都聽不進去了,千萬不要誤以為概率低到千分之一所以就肯定遇不到。
幸存者效應,比如說疲勞駕駛往往存在僥幸心理,覺得沒事,身邊的人都有過都沒事,或者自己之前都沒事,但是,那些出了事的人都已經死了,那些死了的人從你的世界里消失了,你無法看到他們,但是他們確實存在。
喜歡冒險做事沖動的人,歸根結底是思維懶惰的人,他們不愿做深入的分析,只想通過有限的特例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當你起點比別人低的時候,更應該好好把握每一次試錯的成本,年輕不代表你可以肆意揮霍,多一點耐心,多學一些知識。
喜歡壓上全部的人,歸根結底是缺乏耐心的人。
今日思考:
2013年3月頭腦一熱,想自己創業后經朋友去了香港,然后由未經認真思考做的決定,壓上的全部,當時的思維方式是最差也就是這樣子了,還怕什么。還有一個是覺得這個自己最后的機會了,錯過了就晚了!現在回頭想,明顯的頭腦一熱的,賭徒思維,正應了那句話非得以身試法才知道錯誤。
現在回頭去時才明白,越是起點比別人低的時候越不能犯錯,只有自己耐心慢慢累積,這樣才有復利效應,才會慢慢變好,回頭想當時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發現之前的自己,也一直是這個思維方式,骨子里還有著以小博大的僥幸心理現在回頭想,結果早已注定,從小家庭還是受父親的影響的,因為他一直都是,做這種事情,以小博大一夜暴富。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觀念問題。改之!
不要看到或聽到別人怎么怎么樣獲得成功,要從自身出發,清晰深入思考自己有什么,然后耐心一點,腳踏實地一點,慢慢來,從現在開始。
記得劉潤說過:想提高設備自己賺錢的能力就得努力,想要提高百倍的話,就得更換自己的思維。
覺得最這個世界的正確的思考方式很重要,就像自己之前經歷過的,如果你執意以小博大壓上全部的賭徒的思維,那結果早已注定。因為你未經清晰深入的思考。
更換自己的思維方式,有效的行動做事。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的,或者正確的學習對象。
什么是正確的道路上?
大家都認同的,符合道德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