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晴好,空氣中彌漫著被陽光曝曬后干燥清香的味道,如同曬過的被子、含苞的臘梅和氤氳的蒸籠混雜在一起的甜香,冬日和陽光是最配的,要么郊外漫步,要么伏案閱讀。
趁著陽光正好,下午窩在陽臺上繼續讀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書中透露的那份自在的孤獨,似曾相識的熟悉感。先生喜靜,怕人敲門,喜歡隱居在自己的書房。先生又喜鬧,并非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他賦予了孤獨更豐富的涵義。
“好多人都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并不孤單。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做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边@番話精辟地指出了孤獨與孤單的區別,有句歌詞叫“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前面一個孤單指的是孤單一個人的時候,是一種狀態。一個人沉浸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中時,對他而言何嘗不是一次心靈上的狂歡? 后面的孤單則是一種心態。一群歌舞升平的人,又何嘗不是在掩飾著自己的孤單,借用人群來彼此取暖呢。
“弱者都是群居動物,所以有蕓蕓眾生。弱者奮斗的目標是轉化為強者,但一旦轉化成功,就失去了原本的滿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比藗兺褣赍X當作一種職業,只有名利雙收才得以安全感。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郁郁寡歡者,還有一些行為打扮奇奇怪怪的人,似乎要做孤獨狀,為了體現自己的鶴立雞群。這不是孤獨,是孤僻。掙錢掙得盆滿缽滿又如何,本該悠然生長至六月豐收的麥子僅僅一尺高時就長出了穗子,雖然只有“蠅子頭般大小”。假裝孤獨的人內心是真的孤獨,那是一種魂兒跟不上軀體的孤單。
最后,先生引用了另一位作家的話——“圣賢庸行,大人小心”,使得他自己、也使得讀者明白一個道理:塵世,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何解?群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謗、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脫穎而出,你將平凡,你若不停前行,終于走到人前,眾生無法趕超你了,他們就會向你歡呼和崇拜。最后,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獨。
“走向孤獨的人難以接受憐憫和同情?!辈徽撌亲呦蚬陋殻€是真正孤獨的人,他們的內心是豐滿、寧靜和強大的,這是由個人的修煉而達到的一種境界。或讀書,或思考,或使自己不斷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會越來越明晰地看透自己的內心——缺什么需要什么,想成為什么害怕什么,不會變得碌碌無為如無頭蒼蠅。
陽光靜好,看一位智者如何孤獨自處,何嘗不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