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偷偷帶情人到自然里談人生和理想,水杯可以不帶,帳篷一定不能少了。前提,還需要買到質量過硬的帳篷。
談到帳篷,很多人都能說出“一二”,知質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三四”。我們不談原始人用木棍搭上草的棚,也不談游牧民族的蒙古包,只關注市面上受歡迎的單人、雙人、多人的便攜式帳篷。
選擇帳篷,跟選擇情人不一樣,情人需要看臉,帳篷需要看“內涵”。因為帳篷越來越普及,很少有人去研究帳篷的各種結構對生活的影響,只關心帳篷的織帶、拉鏈和撐桿的組合是不是防風又防潮?
在帳篷的材質構成中,外面料、帳桿和帳底決定著其質量。讓我們逐一分析各個功能的優劣:
先說說帳篷的臉面——外面料,多為尼龍布,比如190T(面料的紡織密度)和210T這兩種普通滌綸布,需要涂上PU(聚氨酯)的面料來達到防雨性能,數值越大、質量越好,重量越重。
pu涂層以MM單位來表示防雨度。防水800MM-1200MM用于常規的簡單宿營類的帳篷,適合家庭近距離的一日游。防水1500MM-2000MM用于比較中檔的帳篷,適合旅游多日。
防水3000MM以上一般是專業的帳篷,采取耐高溫、耐寒冷等技術處理過的。如涂硅(硅樹脂)材質的帳篷,質量好,價格也高。目前普通帳篷市售標準在1500MM。(網友們在購買時,這是值得關注的一個點。)
再說說帳篷的骨架——撐桿,撐桿優劣決定著帳篷的壽命和穩定。鋼筋材質的帳篷,不但死沉,回彈力還差。應選輕便、回彈力好,成本低的玻璃纖維和鋁合金材料的杠桿。如果從硬度、柔韌度和價格上來說,性價比高的首選7001鋁材材質。
最后說說防水、防塵、防潮的腳——帳篷底。其材料通常用成本低的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雖具有防水,防潮的功能,但易磨損滲漏。冬天PVC變脆,易裂。可選用堅固性,耐寒性,防水性的p u涂抹的牛津布做底料。
下手購買時,要根據知質小編為大家解析帳篷的“三圍”特點選購。
如果夏季使用的多,可以選擇單層帳篷。無雪的三季使用,選擇雙層帳篷,一年四季都使用的可以選擇材質較硬,能抵御積雪強風的帳篷。對于抗風性極強、堅固耐用的隧道式高山帳,缺點是不防雨,太重,使用時還需要在地上打釘。雨天使用內掛式帳篷很好,只是透氣效果非常差。
材質不同,各有利弊。帳篷跟情人一樣,也不需天天帶出去,只要符合野外帳篷GB/T 27735-2011的國標,質量問題不大,會買也需要會用,才能安全愉悅地浪跡在自然里。
注意ZHUYI
1:放置時需要檢查地面是否平攤,注意下面沒有堅硬物,才可以鋪。否則,幾百斤的重量往上一壓,你家帳篷就是鐵的都能變形。
2:帳篷入口背風,防止火災,不要將營地扎在離河沿近、懸崖近的位置,風一大,有可能就找不到你了。
3:天熱在背陰處扎營,保持空氣流通,否則,悶熱的啥都不想做,天時地利都齊備,別到時候人掉了鏈子。
4:在雨季或多雷電區,如果不想被雷劈,請遠離高地、大樹或比較孤立的平地。
5:如果是群體外出,應注意所有帳篷應是一個朝向,并排布置。間距應保持不少于1米的間距,必要時應設警戒線,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質圍帳篷區畫一道圈,這樣可以防蛇等爬行動物的侵入。以免睡覺時是單人,半夜時變成了“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