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人們心靈深處,沒有比渴望理解更強烈的需求了:希望讓人聆聽、尊重、重視自己的聲音,希望能影響別人。
2、只學不做等于沒學,只知不做等于無知。
3、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產生自尊自重與自制力,并且內心平和。你會以內在的價值標準,而不是旁人的好惡與比較來衡量自己。你還會意外地發(fā)現(xiàn),當你不再介意別人怎么看你時,反而會去關心別人對他們自身、他們所處環(huán)境以及與你關系的看法。
4、得之太易者比不愛珍惜,唯有付出代價,萬物始有價值,上蒼深知如何為其產品制定合理的價格。
5、積極主動即采取行動,為自己過去、現(xiàn)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并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huán)境來決定。
6、當我們舍棄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的關系。對方獲得了解后,會覺得受到尊重和認可,進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談,雙方對筆記的了解也就更加流暢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要改變現(xiàn)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
7、主要優(yōu)勢和次要優(yōu)勢:主要優(yōu)勢是品德,次要優(yōu)勢是人際技巧。
8、科學研究的每一項重大突破,幾乎都是首先打破傳統(tǒng),打破舊思維、舊模式,才能成功!
9、行為和態(tài)度就是枝葉,思維方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讓生活出現(xiàn)實質性的進展。
10、承認自己的無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
11、在關系和氣氛緊張的時候,教導會被視為一種評判和否定;關系融洽的時候,在私下對孩子的循循善誘效果會加倍。
12、個人領域的成功必須先于公眾領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對自己的承諾,才能信守對他人的承諾。
13、依賴期——以“你”為核心:你照顧我,你為我的得失成敗負責。
獨立期——以我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負責、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權選擇。
互賴期:——以我們?yōu)楹诵模何覀兛梢宰龅剑晃覀兛梢院献鳎晃覀兛梢匀诤媳舜说闹腔酆湍芰Γ还矂?chuàng)前程。
14、依賴期的人靠別人來實現(xiàn)愿望;獨立期的人單槍匹馬打天下;互賴期的人,群策群力實現(xiàn)最高成就。
15、積極主動的人理智勝于沖動,他們能夠慎重考慮,選定價值觀并將其作為自己行為的內在動力。
16、除非你愿意,否則沒人能傷害你。
17、傷害我們的并非悲慘遭遇本身,而是我們對于悲慘遭遇的回應。
18、逆境往往能激發(fā)思維轉換,使人以全新的觀點看待世界、自己和他人,審視生命的意義,進而思考應該如何回應。
19、在所有進步的社會里,愛代表動作,但消極的人卻把愛當做一種感覺。積極主動的人以實際行動表現(xiàn)愛。
20、以身作則而不是口頭游說。
21、對力不能及之事處之泰然,對能夠掌握之事則全力以赴。
22、對待錯誤的積極態(tài)度應是馬術承認,改正并從中吸取教訓,這樣才能真正反敗為勝。
23、掌控人生的途徑:
——做成承諾,并信守承諾;
——確定目標,并付諸實踐。
24、做成承諾和信守諾言正是培養(yǎng)高效能習慣的根本力量。
25、你希望在蓋棺論定時獲得的評價,踩死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26、領導和管理就好比思想和行為。管理關注基層,思考的是如何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領導關注高層,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業(yè)。
27、管理是正確地做事,領導則是做正確的事。
28、未聽取正反雙方意見,不妄下斷語。
29、唯有參與,才能認同。
30、想象力能讓我們在心里演練哪些尚未釋放的潛能;良知能讓我們遵循自然法則或原則,發(fā)揮自己的獨特才智,選擇合適的貢獻方式;腳踏實地的想象力若能與良知共同發(fā)揮作用,將有助于超越自我,并實現(xiàn)基于目標和原則的高效能生活。
31、所有人共同擬定公司的價值觀和目標,那么所有人都會遵守。
32、領導是一種高效的右腦型活動,常被人們稱為一門藝術,其基礎是一種哲學理念。如果你需要解決一些個人領導方面的問題,通常都要先自問一些人生最本質的問題。
33、成功者能為失敗者所不能為,縱使并非心甘情愿,但為了理想和目標,仍可以憑毅力客服心理障礙。
34、責任性授權的關注重點是最終的結果,它給人們自由,允許自行選擇做事的具體方法,并為最終的結果負責。
35、信任是促使人進步的最大動力,因為信任能夠讓人們表現(xiàn)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這需要時間和耐心,而且還有可能需要對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讓他們擁有符合這種信任水平的能力。
36、情感賬戶里儲蓄的是人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與人相處時的那份安全感。能夠增加情感賬戶存款的,是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
37、速戰(zhàn)速決是不切實際的,建立和維護關系都需要時間。
38、事實上,速戰(zhàn)速決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建立并維持人際關系是一種長期的投資行為。
39、如果你重視一個人,那么必須重視他所重視的事情。
40、想要別人怎樣對你,就要怎樣對待別人。
41、人的內心是極其柔弱和敏感的,不分年齡和資歷,哪怕是在最堅強和冷漠的外表下,也往往隱藏著一顆脆弱的心。
42、如果沒有明確的期望,人們就會變得感情用事,原本簡單的小誤會也會變得很復雜,原來很小的事情也會導致嚴重的沖突和人身攻擊,最終不歡而散。正確的做法是一開始就提出明確的期望,讓相關的每個人都了解,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經歷,不過事實會向你證明,這樣會省去你將來更多的麻煩和周折。
43、如果能對不在場的人保持尊重,在長的人也會尊重你。當你維護不在場的人的時候,在場的人也會對你報以信任。
44、弱者才會殘忍,只有強者懂得溫柔。
45、為一個人完全奉獻自己,勝過為拯救全世界而拼命。
46、現(xiàn)實生活需要相互依賴,而不是單槍匹馬,你的很多夢想都需要通過與他人合作才能實現(xiàn)。
47、雙贏者把生活看做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斗場。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
48、顯示生活需要相互依賴,而不是單槍匹馬,你的很多夢想都需要通過與他人合作才能實現(xiàn),而贏/輸模式是這種合作的最大障礙。
49、平靜的關系下面涌動著壓抑的情感,被踐踏的價值和隱藏的怨恨,最終將會導致兩敗俱傷。
50、在相互依賴的環(huán)境里,任何非雙贏的解決方案都不是最好的,因為它們終將對長遠的關系產生不利影響,你必須慎重對待這些影響的代價。如果你無法同對方達成雙贏的協(xié)議,那么最好選擇放棄。
51、如果實在無法達成共識,實現(xiàn)雙贏,就不如好聚好散。
52、成熟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53、不但要溫和,還要勇敢,不但要善解人意,還要自信;不但要體貼敏感,還要勇敢無畏。在敢作敢為和善解人意直接找到平衡點,才是真正的成熟!
54、如果我足夠成熟,我就會樂于聆聽,善于溝通并勇于面對。
55、知足:相信資源充足,人人有份。
56、一般人都會擔心有所匱乏,認為世界如同一塊大餅,并非人人得而食之。假如別人多搶走一塊,自己就會吃虧,人生仿佛一場零和游戲。共患難易,共富貴難。見不得別人的好,甚至對至親好友的成就也會眼紅,這都是匱乏心態(tài)作祟。也許是嫉妒心理呢?
57、富足心態(tài)源于厚實的個人價值觀與安全感,由于相信時間有足夠的資源,人人得以分享,所以不怕魚人共名聲、共財富,從而開啟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并提供寬廣的選擇空間。
58、對下屬放手,只要事先制定雙贏協(xié)議,讓他們知道你的期望,接下來只要扮演好協(xié)助和考核的角色就好。
59、自我評估更能激人上進。在高度信任的文化氛圍里,自我評估的結果更精確,因為當事人往往最清楚實際進度,自我洞察遠比旁人的觀察和測量要準確。
60、獎懲方法:金錢、精神、機會、責任。
61、除非溫飽沒有保障,不然精神獎勵和價值通常超過物質獎勵。
62、通常情況下,問題都源于體系,而不是人。
63、移情聆聽是以理解為目的的聆聽,要求聽者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
64、除了物質,人類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認可和欣賞。
65、移情聆聽是有風險的。只有當你做好了被對方影響的準備,才能深入地移情聆聽,而這是需要足夠的安全感的,因為這時候你會變得很脆弱。因為影響對方之前,你必須先被影響,即真正理解對方。
66、心情不好的時候,最需要善解人意的好聽眾,如果你能適時扮演這種角色,將會驚訝對方毫無保留的程度。
67、人人都渴望知音,所以這方面的投資絕對值得,它能使你掌握真正的癥結,大大增加感情存折的厚度。
68、表達技巧: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
69、你越深入了解別人,就會越欣賞和尊敬他們,觸及對方的靈魂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70、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相左,那么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了解。
71、加入兩人意見相同,其中一人必屬多余。
72、與所見相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要有分歧才有收獲。
73、你跟我有不一樣的看法,這很好!
74、你應該在相互依賴的環(huán)境中勇敢而坦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和經歷,借此鼓勵他人同樣地坦誠相待。
75、擁有財富,并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