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己又情緒失控了,雖然學習了正面管教,看了不少情緒管理的書,我硬是控制不了自己還是沖兒子發火了。
起因是昨天晚上說好今天看他最喜歡的電影《賽車總動員3》,可早上他要和姐姐一起看電影,告訴爸爸把姐姐接來,被爸爸給忘了,說先去辦事,過兩個小時在去接。
這他就開始發脾氣,說要馬上和姐姐看電影,也不自己先看,我一開始也在用正面管教,可是1個小時過去了,他依然在發脾氣,不管我用什么轉移注意力都不行,我的耐心一點一點的消失,最后我也開始沖他吼,吼的過程中又想到積極暫停,馬上走進書房消氣。
之后爸爸把姐姐帶過來了,他馬上沒事了,好像剛才沒氣我一樣,叫媽媽放電影。我還像小孩子一樣,告訴他我心里還生氣呢,需要他的擁抱和親吻。
當他親我的時候,我就在想,孩子會直白地表達出自己的感情。碰到感興趣的東西,就會一頭栽進去,樂在其中。開心的時候哈哈大笑,難過的時候哇哇大哭,哭過就忘……
可是長大之后,我們就會壓制這些感情了。我們會審時度勢,做出違心的選擇,或是為了和周圍人搞好關系,忽視自己的感受。要是不把心頭的煩躁和郁悶發泄出來,我們總有一天會撐不住的。
成年人尤其需要留出“養護心靈”的時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積極看待世事。
下午爸爸送兒子去畫畫班,家里就剩我自己時,我開始和內心對話,為什么情緒會不時的失控,可能因為媽媽生病,我沒及時做到開解自己,覺得自己掙的錢不夠多,開始否定自己的能力。
怎么做自己會好一點呢,給媽媽打個電話,又聯系了一個認識的醫生,明天在去這個醫院看看,想辦法治療,急是沒有用的,父母在農村沒有醫保,我要更加努力掙錢,為了他們以后有更好的保障。
察覺完自己,內心平和了許多,給自己泡上一壺金蓮花茶,拿起《極簡生活》這本書,一個人靜靜的看完。書中也提到了如何釋放負能量。
要掃清壓在心頭的負能量,關鍵在于“釋放感情”這四個字。
和知心朋友見一面,推心置腹地聊一聊,心情就會舒暢許多。聽朋友發發牢騷,鼓勵對方,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也能起到給自己加油鼓勁的效果。
與身邊的大自然親密接觸
利用假日去吹吹海風,爬爬高山,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真是樂事一樁。即便是在大城市中,“自然”也是隨處可見的。
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四季的變遷。用手指輕撫漸漸變色的樹葉,聞一聞空氣中的清香,傾聽風兒的歌聲……用五官去感受自然的變幻,心境也會漸漸平靜下來。
為什么親密接觸自然是一件這么舒心的事情呢?或許是因為我們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吧。大自然是最誠實的,也是最殘酷的,更是最溫柔、最寬容的。大自然的每一個變化,都有明確的理由……
在大自然中思考,也許更容易接近事物的本質。
找到自己的“能量點”
無論我住在哪里,去哪里旅行,我都一定會造訪當地的書店和圖書館。為什么呢?因為這兩個地方,能賦予我更多、更強大的能量。
每一本書,都凝結了作者或編者想要“傳遞”給讀者的能量。與此同時,書也反映出了讀者的“求知欲”。
在書店翻看各種不同領域的書,我們就能深刻體會到:“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呢。”未知的世界,未知的事物,未知的想法……書,能讓我們產生無窮的好奇心,巴不得立刻沖出去冒險一番。
圖書館里沉睡著許多書店所沒有的寶貴信息。我們還能在圖書館和不同時代的作家親密對話。
書店與圖書館都匯聚了人們的思想,充滿了閃閃發光的信息。在我看來,這兩個地方就跟“寶箱”一樣,到處都是寶。
除此之外,我偶爾也會去小時候常去的公園看一看,或是去當年下過決心的地方追憶往昔。
這些能讓我們回歸原點的地方,就是寶貴的“能量點”。我衷心希望大家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能量點,為自己加油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