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書,《匠人精神》,是一本“秋山木工”創始人秋山利輝介紹培養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的著作。書中秋山利輝通過列舉“秋山木工”的“匠人須知三十條”,闡釋了其心目中一流人才培養的核心:即對一個人品格的重視遠高于對其技術的要求。
傳統口口相傳、師徒似的授藝方式,可能沒那么高效,但耳聞目染、心口相傳,更能得其要法,納其精髓。重要的是,一種精神力量的溫度、激勵,會永不褪色,生命常存。因為這其中不只是技藝的傳承,還有關于做人的方方面面。
“匠人精神”很多人都不陌生,也是一個老調重彈的話題,但永遠不過時。日本匠人對做產品時那種近乎變態的做法,有時讓我覺得,這哪里是“匠人精神”,分明是“匠人神經”嘛!可這恰恰是他們立足于世界的根本。
秋山利輝總結的“匠人須知三十條”,根據我的認知、實踐,把它總結為十二條習慣,分享給大家。
每個人都受用,通俗易懂,付諸實踐,學會堅持,假以時日,你就是你生活圈中的“匠人”,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匠人須知1?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先學會打招呼
記得初中的時候,我人比較老實,不大愛跟人打招呼,不善言辭,害羞。我媽媽知道后,經常會跟我說,不管見到什么人,都要學會主動打招呼,抬頭挺胸大聲說。時刻提醒我,讓我牢記,到后來,這些話已經深印腦海了。
當然,我也總是這樣教育我兒子,前不久,幼兒園老師打來電話,說強強在學校的表現很棒,總是主動給門衛老爺爺打招呼,跟老師問好,面帶微笑,很有禮貌。聽到這個消息,真的是很欣慰,也感謝我媽媽。
匠人須知2?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先學會聯絡、報告、協商
這一條,我把它理解為溝通的藝術。第一次當編輯,有一次聯系一個新作者寫書,作者不會寫目錄,由于時間較緊,為了提高效率,我幫他寫了一個,然后他就按照我寫的目錄,開始寫正文了,其結果可想而知,不合格,得返工。主編被氣哭了,對我說,你吧,也不給我看下目錄結構就安排作者寫,作者吧,也是一個“悶”葫蘆,你們離這么近,能不能找個時間,好好當面聊聊,溝通想法,一起出主意,想清楚了,跟我匯報,這樣才能把書做好,你們才有進步啊!從那以后,關于聯絡、報告、協商的習慣就銘記于心了。
匠人須知3?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先是一個開朗的人
這一點,大家都應該有感觸,性格開朗的人,除了自己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狀態,同時也能感染到別人。小張是我原來的一位女同事,典型的“傻大妞”,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善于搞活氣氛,整個辦公室每天都歡聲笑語,她敢跟任何人開玩笑。這其實就是開朗的一種表現。有時候跟她開玩笑說,我要沒結婚,一定把你弄到手;你猜她怎么說?她說,你現在就可以啊。
每個人都愿意親近開朗的人。
匠人須知4?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要能夠正確聽懂別人說的話
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說三遍!尤其是老板或上級在交待或解釋工作的時候,你一定要全神貫注,仔細聽,一字一詞,都不能落下;如果講話語速快,記不住,可以手機錄音,再回放,聽清楚。要是沒記住,或者理解錯了,后果你懂得!我每次聽老板講話,一律手機錄音,然后再現場記筆記,這樣確保萬無一失。
匠人須知5?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先是和藹可親、好相處的人
這一點很好理解。翻譯一下就是,待人真誠、充滿熱情的人,一定是和藹可親、好相處的人。媳婦兒的一個同事,很讓她頭疼,或者說讓整個辦公室其他同事頭疼。原因是這個同事喜歡到處說人壞話,放大一些小事,隨便議論他人,連領導也不放過;今天跟這個同事關系好,明天跟那個同事關系好,好朋友不固定。我說,這個人不靠譜,離她遠點。因為一個不友善,不好相處、不受大家歡迎的人,實際上等同于一個團隊破壞分子。
匠人須知6?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為他人著想的人
關于這一點,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去年一個客戶做了500本書,是公司內部使用的資料,按照合同只要周六那天送到他家就行了;但是他著急用,想讓我周五送過去,下午做路演時發給投資人,因此上午就要送到他家。時關重大,我問清了路演地點及時間,并立刻告訴他,會親自按時把書送到路演地點,他很感動。事后想當面感謝,而且還要加錢酬謝,當然被我拒絕了。
匠人須知7?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愛管閑事”的人
“愛管閑事”本質上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品質,很多人不以為然。對于剛畢業的新手小白來說,應該“愛管閑事”。我一親戚的孩子,畢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校對,我介紹的,很底層的工作,也很枯燥,還好她坐得住。兩年后一次回家,有機會坐在一起吃飯,我問她現在做什么,她說還是做校對,我很納悶兒,照理應該做編輯了。我問她平時怎么工作的,讓我發現了一些問題,雖說她職責是校對錯誤,但她真的只做這個。我跟她說,在你能看到的書稿頁面中不僅僅只是核對工作,還能主動發現其他錯誤并能給修改建議,沒有一個活兒是多余的。一年后,她給我打電話,當然不是升職了,告訴我她找到了一個大社的編輯工作。
匠人須知8?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樂意打掃廁所的人
搞不懂,秋山利輝為何把這條也列出來!但對于這一點很有感觸,有一段我自己的故事。有一次我問媳婦兒當初是怎么看上我的?她說,你記得嗎,有一次公司組織大掃除,我看見你一個人在廁所里,趴在地上洗馬桶,我就注意到了你!別人都躲得遠遠的,你洗得很仔細,也不嫌臟,我認為很難得!這家伙的確沒看走眼,直到現在我們家馬桶還是我洗!
匠人須知9?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善于打電話的人
接打電話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兒。但你真的會打嗎?前不久,表弟來我家玩,吃午飯的時候剛好他接了一個電話,可他說話聲音很小,唯唯諾諾,事后我問他,誰的電話,他說是經理。我跟他說,再有下次,無論是打電話,還是接電話,首先要表現出你最大的熱情,除了懂基本的電話禮儀,更重要的是說話要果斷,吐字清晰、聲音洪亮,你要把手機當成他本人。把要傳遞的信息準確無誤送達給對方。如果聊半天也沒說明白,還不如發短信高效。
匠人須知10?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吃飯速度快的人
對于這一點倒不敢盲從。實際上吃飯速度快對胃不太好,但是這里強調的應該是辦事利索、不拖拉。人力資源部的小姜,典型的女漢子,辦事雷利風行,每天她會把要做事的列在日志上,有一次專門請教如何提升執行力,這妹子說,沒別的,就是對自己狠點。治療拖延癥,方法很多,不妨從“今日事今日畢”開始。
匠人須知11?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花錢謹慎的人
花錢謹慎?好難啊!但養成好的花錢習慣受益終生。同事中有一個88年的妹子,花錢那絕對大手筆,其實她收入也還不錯,每個月借錢,信用卡債臺高筑。每個月至少買三套衣服,價格不菲,跟她比起來,我覺得自己很寒酸。我問她,你花錢有計劃嗎,她說看到東西就想買,根本就沒有計劃。我發現,花錢沒有計劃的人,做其他事同樣也是隨心所欲,毫無章法,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幸福感自然也得大打折扣。俗語“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會窮”,很有道理。
匠人須知12?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能夠撰寫簡要工作報告的人
很多時候與人口頭匯報與溝通,容易丟掉一些關鍵信息,這時候要學會撰寫工作報告,以書面的形式仔細介紹要表達的內容。一個做銷售的朋友,可謂一表人才,有顏值,能說會道,很討人喜歡,有時候我也心生嫉妒,有次他很沮喪地給我打電話,狀態很差!原來領導讓他寫了一份全年銷售總結書,被打回來了,被批像小學生作文!我也看了,寫得很差,的確看不下去,連個像樣的數據表都沒有!我說,兄弟,你不是說相聲的,不能永遠就靠一張嘴啊!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