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近無比懷念一段時光——考研的時光。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么?
明明很辛苦、很累,不是嗎?
確實如此,從冬天熬到了夏天,又從夏天熬回了冬天,經歷過三四十度的炎熱,也體驗過零下的寒冷,體驗過四五點鐘的校園,也走過四下無人滿天繁星的夜晚。
現在的我,每天睡到日曬三竿才起床,坐在電腦前面,一天也憋不出來一篇完整的文章,看電視劇也沒興趣,畢業論文到現在也沒寫出幾個字,明明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卻茫然的不知道做什么,像被塞了一腦子的棉花絮。
那個時候的我,每天似乎都有寫不完的靈感,一天寫一篇文章都不覺得夠,每天利用吃完三餐后的休息時間寫文章、審稿,充滿了用不完的動力;能在看書做題的間隙,抽空看個十幾二十分鐘的小說漫畫就覺得高興到不行;能有一天什么都不做,發呆打鬧、甚至睡覺的時間就覺得幸福感爆棚;喜歡的人能給自己一點回應,大概就可以上天了。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備考生,每天想著怎么在圖書館過的更加舒適一點、吃喝玩樂堪稱圖書館的毒瘤,但我也在一年的備考的時間里,盡力去看書、學習,大半年的時光里,同學、室友口中的電視劇、韓劇、電影、微博對我來說,似乎隔了一個銀河系,可望不可及,雖然沒能在一年的時光里,天天都盡了全力,但卻依然盡力做到最好了。
那種看書看不進去,不看又愧疚的感覺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記得每天,我們抱著重重的書,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整天的日子,也記得從一樓到四樓堆滿了背書的人的沖刺光景,記得白板上磁鐵擺著的倒計時,也記得我們吵吵鬧鬧,恍如隔世的日子。或許有的人考上理想的大學、有的人沒考上決定二戰、而有的人放棄考研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工作大軍,但我們一起經歷過的日子、學過的知識、背過的書、走過的路、談過的心,會融入到我們的骨子里,成為一種寶貴的財富。
不過這一大段叨叨似乎和我的標題沒有什么關系,我備考的時光里從未有過猶豫。
考研是從我大一就決定的事,可能會因為學校的事情糾結猶豫過,但我從來不會因為我的夢想太遠、太高而難以啟齒,相反,我為我能在糾結之后,仍然堅定的選擇北京大學而驕傲,因為我敢嘗試,縱然天資不如人又或是當年不夠勤奮,但她仍是我的夢想。
所以我的迷茫是在考研結束后的這段時光。
??
突然想起苑子文和苑子豪的那一本書名《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這對北大的兄弟我就不介紹了,大概都知道,不知道的可以問問度娘。
我聽過無數個人和我說,羨慕我,明確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
其實,我們都一樣啊,年輕又彷徨。
考研的時候,我曾經在南京師范大學和北京大學猶豫糾結了好久,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多么向往那個學校,在看了《星空日志》之后,我斬斷了所有的退路。
好多人都說,如果想考上理想的學校就別留后路,可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不留后路,對于二戰的人來說,甚至比高考復讀一年的心理壓力還要大。當然我是一戰,在親眼看了,甚至間接體驗了他們的痛苦之后,我和閨蜜聊天的時候,我們兩個一致地說,如果沒考上,我不會二戰,我不想在花父母的錢,他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考研就像一場賭博,我不能保證自己第二次是否能從第一天堅持到最后一天,也不能保證我一定就能考上,我該承擔起生活的擔子了。
可是在回家的時候,我和父親的聊天過程中,父親說,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當年爺爺拿著棍子跟著他后面打他都沒有好好學習,如果那個時候好好學習了,他現在肯定會有很大不同,所以,他不希望我后悔,只要我努力了、盡力了,考不考上是次要的,不后悔就行,如果我愿意,他再養我一年又有何妨!
我突然想起來,當初和閨蜜說的話,我知道,考北大無異于把我考研的難度往上提了一個檔次,而南師大在我這個方向的排名比北大也差不了多少,離家還近,但是我在學校的機會可能就這一次了,也就這三年的時光,如果不去北大,我可能以后再也不會有機會了,夢想可能就真的變成夢了。
所以,在這次考上的把握不大的情況下,我到現在都在糾結,如果這次沒考上,要不要二戰的問題。
回來之后,和朋友聊天,考了研的覺得沒希望的已經在找工作了,也有直接沒考研的,這就是迷茫的開始,似乎自己在糾結一條與身邊人格格不入的路,而研究生出來也是找工作,所以自己該怎么辦呢?
而工作方面,我也一直告訴母親,我不愿意做公務員,除了工資低之外,主要還是我不喜歡,我不是那種做公務員的性子,至少現在不是。
母親說,何必過的那么累,公務員又穩定又輕松,還是鐵飯碗,比你給別人打一輩子工要好的多。
之前和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她說道,我在杭州一個月七千塊錢,消費水平是高沒錯,但如果真有什么事,擠擠我還可以給他請個保姆,在武漢一個月兩千,讓我省一千怎么可能,父母總覺得我們好高騖遠,如果不是生活逼的,誰不想過得輕松一點。獨生子女,就是不分男女,都要養家,現在看病多貴,真的生病了,不能說看著自己的親人去死吧。
道理就是這樣,再說,如果真的過不好就回來,也不是沒有退路,何必苦苦相逼。
從我回家開始,真的是全家出動勸我考公務員,除了一直隨我去做想做的事情的老爸之外,我每天吃飯的話題就是公務員、公務員,我有時候會產生一種疑惑,是不是考上了公務員,然后領著餓不死也吃不撐,徘徊在中等水平的工資,買一個想要的東西都要斤斤計較好久,還要從微薄的工資里省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但很輕松,只要做好本職工作,一輩子都做著差不多的事情,在合適的時候嫁了人、生了娃,就是美滿人生了。
然后想,要不就先考考吧,這樣也不錯,畢竟自己這么懶,也不用每天投簡歷,為這個門檻、那個門檻糾結半天了,也不會辜負家里長輩的期望。
后來一個長者和我說,活著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活著就可以瞎折騰,然后用你的成功去打那些質疑你的人的臉。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現在的自己不希望過那種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我才二十出頭,那太可怕,就像嫁給了一個完全不喜歡的人過一輩子一樣可怕。
昨天找到了一個老師的工作,打算先去試試,正好繼續思考一下人生,理理這段時間迷茫的人生。
其實除了北京大學,我還有只對少數人提起過的一個夢想,我想出國去看看。
母親說,不行讓你父親把老房子賣了,讓你出去。
我搖頭拒絕了,能有這份支持就夠了,若未來,我有能力擔負起自己的夢想,那就去,如果不能,就算了吧,人生嘛,總會有遺憾。
至于這個愿望,倒不是身邊人出去了怎么樣,也不是什么少女的虛榮心,只是有些東西,看過了、經歷過了我才能寫下來,也可能是骨子里的叛逆,不甘于格式化的人生,想在有限的時光里更加精彩些。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類似于留學到底能給你什么,或許剛開始你覺得什么都不能給你,但那種與不同民族之間思想文化上的碰撞、交流會融入到你的骨子里,讓你看待事情的眼光、眼界都會變得不一樣。
在那個和考研小伙伴坐在樓下徹夜長談的夜晚,哪怕只有半年,她也想出去看看,這就是她拼了命要考上浙江大學的原因。牛轟轟說過,只有在大城市待過的人,才有資格說它不好,所以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經歷過了,才有評判的資格。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說,每個人在這個年紀都一樣,都很迷茫,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愛人在哪,又或者為不能給愛的人撐起一片天空而迷茫,為自己成長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而迷茫,為人生的方向而迷茫,但是沒關系,我們可以慢慢去摸索,我們有犯錯的機會,覺得這條路不通或者不適合你,就換條路。
當然,我不是說,你可以輕易放棄,就像我對我母親說的,我和她們不一樣,我可以堅持,我也可以吃苦,只要是我喜歡的、愿意去做的事情,縱千萬人往,我亦不懼。
你若選擇了一條路,不管那是千千萬萬人都想踏上的獨木橋,還是尚未有人開辟的原始森林,你都該堅定的走下去,你可以因為不合適而選擇別的路,而不能因為辛苦就掉頭,那樣,你的夢想永遠只有夢和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