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是關中平原的一個小村莊,
這里沒有車水馬龍,
這里沒有繁華萬象,
這里沒有精雕細琢的景象。
這里也沒有社會發展被開發的跡象。
家鄉的冬天,
相比較于春天的萬物復蘇、
夏天的綠意盎然和秋天的碩果累累,
更多的給人以單調、枯燥和冰冷。
然而,對于生我養我的家鄉,
即使是在寒冷的在冬日,
同樣可以讓我可以感知她“醉美的芬芳”。
就在這個冬日里的一個周末,
小編休息在家,
午飯過后,
小編田間散步,
在一個收完了棉花的棉花地頭止步,
放眼望去,
黃土、凸樹和枯枝碎棉的畫面,
似乎一下子將自己的情感拉回到了從前。
這一幕對于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說,
那是多么的質樸和親切,
即使是在寒冷冬日里,
即使色彩單一,
都會有一種甜蜜的溫暖在內心融化,
因為,那是純凈的內心與土地最近的距離。
于是,小編帶著這種質樸的情感,
用鏡頭記錄了一段村莊的午后之美。
午飯后,
零零散散幾個鄰居,
或坐,或站,
三三兩兩的諞著閑傳。
一只小貓舒趟在主人家門前的菜園子里,
慵懶的享受著這暖融融的午后陽光。
還沒有被撥成顆粒的玉米,
在陽光的照耀下,
似乎更能表現出村莊的一種溫暖和祥和。
誰家沒有摘完的火紅柿子,
給這個冬天的村莊又增添了幾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