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習時間
2017年五月中下旬到八月下旬
二、實習目的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以實踐深化思想認識,以思想認識推動實踐。我們法律碩士課程的目標是成為復合型、實用性人才,我們學習法律不應在象牙塔內埋頭苦讀,不去實際生活中檢驗理論不啻閉門造車,無法真正為社會解決問題。因此我們應當積極參加法治實踐工作。實踐出真知,只有將法治理論與法治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相結合才能檢驗制度的合理性。美國霍姆斯大法官說,法律的生命而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通過參加法律助理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的法學理論、法律條文轉化為活的實踐,從而了解到現實與實踐的差距,提高自己真正解決問題的法律思維,以更好地學好法律這一學科。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大目的:
(一)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際
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將自己在校所學的法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并在實踐的基礎上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用一個法律人的身份和思維去思考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之道。在法院這個司法實踐的第一線,可以了解司法審判的全過程,在熟悉審判程序的同時,發現其間存在的各種問題與缺陷,從而加深對中國現實司法的現實性理解,以現實問題作為今后學術研究的導向,為國家司法建設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二)參與司法程序,實踐程序正義
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前提和基礎。實體正義的得出,由訴訟程序主導。若違反程序正義,即使事實認定正確,刑罰也適當,也無法實現實體的公正。正義不單要實現,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看得見的方式”就是指程序正義,因為程序是否公正,無論是訴訟參與者還是社會百姓,都能夠耳聞目睹,感同身受。法院工作是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司法的實質是將法律理論運用于具體的社會實踐,在法院一線部門可以熟悉實體法及程序法的運用方法、程序,掌握證據甄別、運用的方法、技巧,提高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法律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參與一個案件可以親身接觸書本上學不到的司法實際程序,了解到司法程序中的實際困難,思考為保障程序正義需要做的事情。
(三)明晰職業方向,確定奮斗目標
利用本次機會,找到從法律學習者到法律工作者身份轉變的現實途徑,了解現實中法院工作人員的工作處境和工作狀態,及法官所需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將這些素質與自身實際情況相對比,看是否相契合,從而給自己的專業修養和現實能力給一個準確的定位。為一年后的畢業工作確定好具體方向,是進入法院此類的事業單位還是公司、律所更加需要靈活性、創造性的崗位,這一重要問題可以通過法律助理的實踐活動來明晰確定。為不久后進入工作崗位做好鋪墊,而減少初入職場的不適應階段。
(四)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抗壓能力
基層法官工作量巨大,每一天法官們都需要周密安排日程,保障開庭緊湊高效。同時還對每件案件,反復斟酌,以求客觀公正,避免錯案冤案的產生,可以說壓力非常之大。除此之外,還要面對案件當事人各方的壓力,抵御多重誘惑,這對一個人的心智都是極大的考驗。我將向身邊的法官學習他們的工作方式,面對壓力的緩解辦法等等。另外他們具有豐富法律實踐經驗,優秀的工作習慣和思維技巧,合議案件時能迅速抓住案件的關鍵點進行剖析,庭審時對庭上情況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掌控能力。這是一個校內的法學生非常欠缺的能力,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不管我能否從事法官這一職業,我想對我以后的工作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三、具體工作規劃
工作內容為參與民商事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包括:旁聽或參與開庭審理、擔任書記員作出庭記錄、制作法律文書、相關法律文書的送達、整理案卷材料等工作內容。
(一)整理、歸納卷宗
已經審結的案件卷宗涉及到事實的認定,證據的采信,責任的認定等等內容。通過對卷宗的整理歸納,對民商事案件從立案到審結的整個程序,各種所需法律文書的產生和制作都有詳細的了解。通過閱讀各具體案件卷宗,在大體上把握一個案件的辦案流程,了解每個案子案情,我想這是接觸社會實際發生的民商事案件的最好機會,可以逐步地了解法院的各項具體工作,辦案法官的辦案思路等。
(二)制作、書寫法律文書
法律文書的制作與書寫,要求具備相當好的歸納和判斷能力,緊扣案件,準確地運用法律專業術語,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對自己理論知識的檢驗。通過記錄庭審筆錄以及合議庭筆錄,可以了解到主審法官對于案件的處理意見,以及相關審判人員的建議。法律文書不僅格式要規范,內容更要合法、合理、合情。雖然在校期間已經學習了法律文書的寫作,但是這些法律文書的制作,都只個比較模式化的框架,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其中的內容需要根據每個案子的情節來構建。在法院一線實際制作法律文書,就需要仔細和謹慎地去抓住每一個細節問題。寫好法律文書,必須多加進行實務鍛煉。
(三) 參與旁聽案件
通過旁聽案件,揣摩案件原被告爭議的焦點、如何舉證,法院如何認證,各方訴訟參與人如何用運法律以及訴訟技巧等。在旁聽過程中。從審判人員對被告的發問中,體會到審判人員對于整個案件審理思路的把握,更好地了解案件事實。而在各方當事人的爭論中,又能了解到案件爭議的焦點。觀摩法庭庭審可以對民商案件庭審的整個過程有了更加直觀生動的了解,比起書本上枯燥的文字表述,實際的庭審過程可以讓我讓訴訟程序的理解更加形象具體。
四、結語
我將利用這次難得的法律助理的實習機會,加強法律實踐和理論的契合與銜接,以行促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一名法律研究生,除了學好法律理論框架基礎,更重要的是能夠把自己所學所思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用以解決實際問題。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法院是最好的實踐場所,這里有無數的糾紛等待法律的解決。我們學習法律的目的正在于解決民眾糾紛和社會問題,推動社會發。法律助理的社會實踐是我們走出校門、接觸、了解社會、投身社會、樹立服務奉獻社會的重要途徑。工作中我將忘記自己的學生身份、實習生身份,而以一名合格的法律助理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給法官們的工作造成困擾,積極提高自己,向身邊優秀的法官們學習,增強自己的法治思維,提高法律素養,學習他們對待壓力的抗壓本領,在實踐中加深對法律法規的認識與理解,為以后真正從事法律實踐工作打下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希望法院能夠給我此次機會,我將不負眾望!
實習人:XX
2017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