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件很私人的事
在羅輯思維,我曾聽到羅胖轉(zhuǎn)述《奇葩說》主持人馬東關(guān)于讀書的看法,深得我心,因為我就是有這種感覺,卻不知如何表達。
馬東說,“我從不跟別人分享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就像我說讀書這件事有點像穿內(nèi)褲,誰知道你是不是粉紅蕾絲的。關(guān)鍵是誰知道你是不是沒穿。所以當你去跟別人分享的時候,你就暴露了。”
讀書本來就是件很私人的事,或者說大多時候都是很私人的。你可能與書中的文人墨客談笑古今,也有可能與書中的情人低聲耳語;你有可能與書中的對手據(jù)理力爭,也可能與書中的知己把酒言歡。這是何等盡興、何等快意!是的,讀書這件事常常私人到無法言表。
讀書的人并不孤單
在我眼里人人都需要看書,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諸多磕磕絆絆,在磕磕絆絆中找不到出口、心中煩悶無人訴說,書就在那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形形色色,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你懂你,書就在那里。生活中總是難免前路未知,只有一腔熱血,缺少知識技能沉淀,書就在那里。總有適合你的那本書。每個人也許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縮影,因為有書我們就不再孤單。這也許就是書讓人迷戀的原因之一吧。
書與人一樣,要看緣分。此刻覺得無聊無味的書,也許下次就讓你手不釋卷。哪怕是同一本書,不同時間不同心境,看到的也不見得一樣。也許這就是很多人一讀再讀的原因吧。是的,因為讀書,我們并不孤單。
4月23日,我們的讀書日
說到春節(jié)、中秋節(jié),肯定沒人不知道;說到教師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也有不少人知道;可是說到“世界讀書日”,貌似真沒幾個人知道。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這是一個偉大的節(jié)日,也是屬于我們的節(jié)日。讀書是件很私人的事,可太過孤單,孤單久了,就忍不住想要走進人群取暖。每一個讀書的孤單的靈魂在這一年一度的日子里,都會看到自己的同類,也許很近、也許很遠,可這重要嗎?重要的是在這個日子里我們能看到彼此,原來我們并不孤單。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能靜下心來,拿出一個下午看書,是件不容易的事,可只要你開始了,就停不下來。不要讓書成為你朋友圈的裝飾,她是你生命的不可或缺。
最后我送上加布瑞埃拉·澤文《島上書店》的話“我們讀書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后就不孤單,我們并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