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沒有規則的愛是溺愛
美國人在孩子零歲時最為嚴格,到了3歲的時候稍微有些放寬,到了6歲又放寬了些,在那之后只要在親子交流中對其有所指導就可以了在孩子零歲時最為嚴格,具體指什么事情呢?不要在孩子一哭就馬上抱他起來,嬰兒哭泣時,倒不如認為他是在進行呼吸訓練,不用慌忙地飛過去,讓嬰兒哭夠了再出現。一位名叫瑪格麗特的研究嬰兒和呼吸問題的專家表明:嬰兒就是通過哭泣學會深呼吸的,當他用力去哭泣的時候,就能鍛煉到橫膈膜,同時,腹膜也能得到鍛煉,腸胃和其他的內臟器官也能得到充分的發育,越是經常哭泣,呼吸就越深,內臟各個器官的發育也就會變得越好。這不僅可以鍛煉到他的身體,還能讓嬰兒在這過程中學會等待和忍耐,鍛煉他的自我約束力,到他長大些,想要的東西父母不給買的時候,他就不會在地上打滾一定要買了。面對這種情況,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下一次去商場或者一起去孩子有可能要求買東西的地方之前,要告訴他“等一下不可以買東西,就算你如何鬧也是沒用的,不可以買的東西就是不可以買”、或者“等一下你只可以買一樣價格在什么范圍內的東西,多了就不行”,這項規則一旦建立了,就要嚴格執行,不管是跟父母還是跟爺爺奶奶等其他監護人出去。
嚴格的教育是要讓孩子產生良好的自我感覺,培養其自信,使其具有堅定的意志力、堅持不懈的韌性、努力到最后的執著等,培養他這種堅韌不拔的性格。
父母可以在下述幾個方面對孩子做到嚴格:
1.要培養其成為能夠自我約束、不被自己的感情所驅使、能夠自我保護的孩子
2.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明白社會規則的孩子,懂得不可以傷害別人,不可以給別人添麻煩
3.培養孩子成為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孩子
4.培養其成為面對目標時,有足夠的韌性、緊抓目標不放的孩子
為了培養好孩子,就讓我們少一點說“不行”、“不可以”或“快點做”等話語,我們要相信孩子的本性,給予他充分的肯定,不斷地對他使用充滿希望的、給予他勇氣的語言,將努力不懈的韌性植入孩子心中,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
當孩子做錯事情,違反了你設置的規則之后,就必須要對他進行批評,批評的方法也是有訣竅的:
1.批評的時間要控制在一分鐘以內。若是超過這一時間還在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的話,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2.就只針對犯錯的這一件事來進行批評,不要把昨天的、甚至一周以前的事情也都翻出來再次批評他
3.不要批評孩子本身,也就是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就只批評孩子做錯的這一行為。
另外,請你一定要記住的一件事情是:絕不能在批評后放任不管,而是要在孩子道歉或者反省之后,對于他的道歉或者能反省這件事真心地進行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