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虎牙大峽谷的景區門口已經是2015年1月2日了,抬頭看看,除了“虎牙大峽谷”幾個大大的字外,在視野的盡頭,白雪輕輕地灑在了山頭,還留出了山的面貌。朝陽為她梳頭,迎接我們這不算遠的朋友。心中的喜悅油然而生。
一道電動門把景區外的面包車擋在外面,而景區里的車還沒來。一百多人就開始徒步進山了,邊走邊等車。據說這條路到大峽谷腳下還有一二十公里,這樣走進去,估計只能遠遠地看上一眼大峽谷的門面就要打道回府了。心有不甘啊。
正在暴走,后面有車的聲音,猛回頭,一輛拖拉機正滿載著一大群人騰騰而來,路邊的人既是欣喜又是失望,那么多人咋上得去嘛。唉,算了,走吧,這種毫無結果的走著,太憋屈了。車慢騰騰而來,轉眼就跑到我的前面,然后,停下來了,可把我驚呆了。驀然回過神來,管他的,只要能容下兩只腳,上。一腳踏上去,兩個驢友拉了我一把,終于站在上面了。一只手抓著車廂,一只手抱著前面的驢友,大家就這樣卷成了一團。這一車,嚴重超載。
一路上,上坡就得提醒,抓緊抱緊。路上的灰塵被輪子卷起來,然后直撲我們,和沙塵暴有得一拼。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想著如果有三頭六臂就好了。忍著吧,路就這么長,四個輪子的總比兩條腿快吧。
一個坡又一個坡,每一次都心驚膽戰,每一次驚叫聲不絕于耳。而最終,拖拉機在一個坡上熄火了,司機嘗試了很多次就沒有效果,反而是每一次發動時的后退把大家給嚇得下車了。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就被扔在路上了,陽光開始燦爛了,我們就要這樣被曬干嗎?好在,一群人在一起,懸崖下就是一條河。
大家眼里都寫著失望,但腳已經在開始往前走了。還是走著比較踏實,想著后面還有一大群人,來個相對比較,大家心里都很舒服。這不,前方下來了一輛皮卡和一輛面包車,要上的趕快。皮卡的車斗里,帶上帽子就要暖和得多。如果按司機說的能夠直接到大峽谷口,那也值了。
好景不長,司機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停車了,說車過不去。真是奇怪,我們看著一路的那輛小面包就這樣呼呼地往前奔去,帶著他們的欣喜我們的疑惑消失了。嗨,走吧,三五成群,往前走吧。不遠處就有一段長長的暗冰路面,走在上面就滑走了,如果不是上坡,那還真可以滑冰了。
大概有兩公里左右吧,景色開始給我們笑臉了。也就是在這段路上,遇上了另外一個組織的一個驢友——西伯利亞。一起走,才發現我們都一樣,一大群人出來,而今都散落在這長長的路上。
峰回路轉,陽光從山溝里俯下身來,在公路的一側嬉戲,讓河谷里的灌木叢頓時有了歡樂的歌聲。陽光所至,溫暖,明亮,就在這看似純白色舞臺上,也五彩繽紛。我該慶幸,如過坐車一閃而過,或許只是感慨,如此景色竟然錯過了。而今,這里的一閃,被瀞言看做是《納尼亞傳奇》里的鏡頭。而我,當時就想和大家分享,這里有這樣的景色,我覺得很美。或許,她的美,我還不能詮釋。
再往前走會兒,虎牙大峽谷谷口就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