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總是以為談判這件事情大多是在商場或者戰場中才能出現,實際上談判是無處不在的,比如你去買東西時,和商家討價還價,這就是談判,再如你需要讓家里的孩子先完成作業,然后再打游戲,這也是談判。
可以說,談判無處不在,只要有需求,有交流的地方就有談判。盡管如此,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會談判,即使有的人套路無窮,依舊難以摘下“談判高手”的桂冠。
因為談判需要——策略!
世界一流的談判專家斯圖爾特·戴蒙德曾在談判領域縱橫40多年,前后接觸過30000多個案例,總結出一套所向披靡的談判策略。他率先提出,談判的本質不是非勝即敗,本質上是四個字——爭取更多(Geting More )。
爭取更多:有著更加廣泛的關注點,除了與交易直接相關的物質利益,還可以是其他一些與交易沒有直接關系的東西,比如是情感和尊重等無形之物,這些可以幫助你在談判中爭取更多。
以“爭取更多”為核心,戴蒙德總結歸納出了關于談判的12條黃金策略,一度成為沃頓商學院連續十幾年最為搶手的課程。
1、目標至上
明確目標,是談判的第一步。
目標是什么呢?是談判過程結束時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一種更加深層次的需要。比如,你需要加薪時,其實加薪并不是談判的真正目標,只是個人的利益體現,追求更好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目標。
2、談判中最重要的人永遠是對方
在談判中,最不重要的人是誰?是自己;最重要的人是誰?是對方,尤其是作為個體的對方。因為最終的結果往往是由某個能夠做決定的人來左右的,所以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你需要對對方的心情和狀態有著充分的了解,甚至要為其負責任。
據說在一次航班上,很多人都想調換座位,所以很多乘客在登機口發牢騷,但是沒有人注意到票務員在咳嗽,這時有一位年輕人給票務員一瓶水和幾片咳嗽藥,很客氣地詢問座位的事情,沒有抱怨,也沒有壓力。于是,他不但獲得了一個不錯的座位,還有免費餐以及額外的熱情招待。
3、及時做出情感補償
談判中,情緒是大敵。然而在談判中人們又很容易情緒化,這種情況就應該及時做出情感補償:暫停談判,稍事休息;重溫目標,鎮定心情;降低原來的期望值。
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黃曉明三人所開的公司因“侵權”問題到美國去談判,雙方開始時針尖對麥芒,相持不下,吵得面紅耳赤,正當這個時候,佟大為提出:“我們先吃飯!”這就及時避免了情況進一步惡化!
4、注意談判的形勢是千差萬別
需要搞清楚狀況,分辨談判形勢的差別,關注每一個細節所提供的信息,細節致勝。
5、循序漸進
將談判分成若干個小步驟,對每一步都進行確認,這樣可以為說服對方邁出下一步打下基礎。類似于心理學上的“等門檻”效應:對方滿足了你的一個小要求之后,隨后就會滿足下一個更大的要求。
6、用不等價之物進行交易(結合策略2)
不等價交易的實質就是發現對方的需求,這可能會與身體狀況、心理、性格、愛好、價值觀等一切事物有關系。
比如,如果你知道對喜歡旅游,你就可以利用這一類話題投其所好;對方剛剛有了孩子,那你可以說一些和孩子有關的事情來打破僵局……這一些都會讓對方產生好感,使自己在不等價交易中“爭取更多”。
7、利用對方的準則
“準則就是賦予某項決定合理性的一條慣例、一項政策或者一個參照點。既可以是從前所說的華、所做的承諾或者保證,也可以是談判中對方同意的一種做法。”
人們的道德和潛意識會使自己前后一致,表里如一,遵守準則!簡單地說就是:說話算數!
8、坦誠相對
坦誠可以建立信任,欺騙讓人厭惡。
比如當你心情不爽時,你可以直言相告:我現在心情很差,咱們先歇一會兒再談怎么樣?
9、始終保持順暢溝通
一張白紙上畫著一個紅點,人們來描述這樣的一幅圖片,結果是這樣的:33%的人說看見的是一個紅點,7%的人說是空白,還有人說是日本的國國旗、血滴、交通燈等等,甚至一個醫學院的人說看見了鏈球菌。
這說明即使在少數人之間,人們對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會產生巨大的差異,因此導致談判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溝通不暢!
10、找到真正的問題
一個一年級的小男孩問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如果你就是這位孩的媽媽你會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呢?
我曉得時候,我爸爸媽媽就告訴我說:“你是撿來的,是天上掉下來的,樹上摘得……”有的人又認為我們對孩子應該誠實,跟孩子講生理知識,不過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他足夠成熟到接受心理知識嗎?
實際上,這位母親試圖并且尋找到了真正的問題,她說:“寶貝,你怎么問這個問題呢?”
“媽媽是這樣的,今天班上來了一位新同學,老師說她是浙江來的,我想知道我是哪里來的!”
11、保持包容態度
“你是傻逼嗎?”如果你在談判中聽到這樣的話,你的反應會是什么?
A、怒氣沖沖地罵回去;、
B、沉默,離開
C、詢問:“你為什么認為我是傻逼?”
最好的答案是C。
12、列一份清單
準備談判,你可以花幾分鐘的時間列上一份清單,這幾分鐘可以讓你取得更好的談判效果。清單的內容包括:時間、地點、方式,以及各個階段的目標等等。
戴蒙德為大家推薦的是“四象限談判模式”,運作步驟如下:
過去,我們一直誤以為口才不好是因為不會說話,缺乏技巧,實際上是不會談判,談判靠的是策略和智慧,它能夠引導我們爭取更多,以達成自己真正的目標。
那么,今天你會談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