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酸爽滋味”的小作在頭條及其他自媒體平臺分享后,很多讀者對侗族地區的美味表現了濃厚興趣,更激起了到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小伙伴的美好回憶。
全國有2851個縣區,咱準備每個縣區寫一篇美味食材的文章,工作量比較大。作為作者家鄉的靖州,很多美味限于篇幅沒能一一詳細介紹,還請小伙伴們見諒。
在靖州侗寨的美食,周邊侗族地區都有,味道甚至比靖州更好,咱作為一枚吃貨,對美食可沒有地域觀念,味蕾的感覺,是唯一標準。這里就跟大家分享同在大湘西地區,隸屬湖南懷化市,跟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依山傍水的通道侗族自治縣。
說通道,不能不提當年對紅軍命運有著舉足輕重的“通道轉兵”。1934年12月12日,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經過通道縣,召開了關系到紅軍生死的“通道會議”,執行毛主席轉兵貴州的主張,才有了后來的黎平會議、遵義會議。
不知道當時,紅軍戰士們有沒有品嘗到當地的蜜餞茶。每當秋天柚子果實開始膨大的時候,侗族小伙伴們會把部分柚子摘掉。按現在的農村栽培技術理解,叫做“疏果”,會讓留下的柚子更加肥美香甜。而摘下來的柚子,也不會丟掉,而是切成薄片。
心靈手巧的侗族同胞會用一枚小小的柳葉刀把柚子雕出花、鳥、蟲、魚等各種花樣,然后經過銅煮、熬糖、晾曬等工藝,做成萬花茶,也就是咱家鄉的“雕花蜜餞”。每當有貴客臨門,就會把茶杯放兩枚蜜餞,倒入剛燒開的開水,給客人解渴。通道的蜜餞雖然沒有靖州有名氣,味道卻不相伯仲,值得品鑒。
客人喝茶的功夫,侗族同胞會開始張羅招待客人的菜品,而酸湯豆腐,則是家常菜之一。別誤會咱們同胞不好客,臘肉、酸湯魚這些葷菜,只要家里有,他們可從來不會吝嗇。只是咱吃素,字里行間更多的是原汁原味的天然食材。
“酸湯豆腐”其實有好幾種做法。如果用的豆腐原材料,就是那種酸湯點的豆腐,配料是一種組合。要是日常的水豆腐做酸湯豆腐,那就的提前做酸湯汁。要不咱們就先說水豆腐煮的酸湯豆腐吧。在此前“侗寨酸爽滋味”文中給大家有介紹我們當地一種土生土長的小番茄。
通常人們只是在房前屋后種兩棵,平時用來做炒菜的調味料,市場上很難買到。將小番茄清洗干凈,直接在鍋內熬煮成番茄醬,晾涼后放入有蓋子的壇子里,經過一周發酵后就可以用了。
把水豆腐清洗干凈,切成小方塊,放入碗內撒入少許食鹽腌制片刻。炒鍋內放入植物油燒熱,把番茄醬放入炒香,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后放入豆腐燜煮,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食鹽、味精、香蔥、蒜蓉或者其他調味料。當然,咱們素寶寶直接加鹽,就吃得很爽。
而用而用老酸水做的豆腐,再做“酸湯豆腐”這道菜,對材料的種類會多一些,所以也常用這種來招待貴客。首先把豆腐切成長塊,用堿水浸泡后發酵半天。把當地產的魚腥草、小蒜洗凈切碎,加入醬油、姜末、蔥末、辣椒糊、花椒粉、味精、麻油調成味汁。將發酵好的豆腐塊烘烤至兩面金黃、膨脹和,用刀化開,拌入調味醬汁食用。
侗族同胞生活清苦,卻并不影響他們天生好客的傳統,誰家來了客人,寨子里其他人家都會把最好吃的菜拿出來,然后大家把桌子拼在一起吃。這就是侗族“合攏宴”的由來。
2009年9月14日,就在湖南懷化舉辦的“天下第一合攏宴”1700張桌子拼接長達3.7公里,10380人同時就餐,創下了世界吉尼斯記錄。
當時主場在“懷化侗文化城”,而懷化下轄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及通道、新晃、芷江三個侗族自治縣開設了分會場。有人說,侗族同胞熱情好客,是因為喜歡吃當地火辣的生姜。
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通道的生姜,確實小有名氣。在生姜上市的時候,把生姜去皮后清洗干凈,再切成薄片,然后放入洗凈的炒鍋內,加入白糖翻炒出汁,改小火燒至湯汁濃縮,邊炒邊翻動,以免糊鍋。待湯汁收干后撈出攤開在竹篩子晾涼,就是大家喜愛的“炒姜片”,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這也是過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喲。
通道產的生姜纖維燒,吃起來脆嫩適度,一般都銷往外地做糖姜、五味姜或者其他姜汁飲品或小食品,而家庭則是用壇子做成各種味道的下飯菜。把生姜清洗干凈,去掉表皮,切成大塊,攤開曬至半干,然后拌入食鹽腌制一晚。
如果家里有番茄醬或者面醬,則把生姜拌入腌制幾天,就成了可口的醬姜。也可以直接用醬油浸泡,或者不加鹽,放入酸菜壇子里,用酸水泡幾天,都是不同的美味吃法。
新鮮辣椒成熟的季節,把辣椒清洗干凈去去梗,稍微曬干水分后剁成碎末。然后拌入鹽腌過的生姜,腌制一周作用,就是人見人愛的“剁椒生姜”了,平時大魚大肉胃口不好,吃上幾片剁椒生姜,食欲立馬就來了。很多餐飲老板都喜歡用這個給客人做開胃小菜。
初春到侗寨,漫山的蕨菜、筍子,是必不可少的待客美食。沒吃到新鮮的原生態野菜,也沒關系,除了生姜可以做成干姜、醬姜、剁椒姜等下飯菜,筍子、蕨菜、大頭菜以及蘿卜、刀豆、茄子等等都可以按這些方法做。
而更有特色的美食,“蕨粑”當仁不讓。山野中挖取天然的蕨菜根,經過加工研磨成粉,再做成蕨粑或者蕨根粉,是大家喜歡的天然美食之一。把蕨根粉在容器內加入適量清水拌勻,倒入鍋內邊攪動邊加熱,直至成凝膠狀,撈出晾涼,便成了蕨粑。
蕨粑含有鐵、硒、鋅等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和營養,有祛熱解毒的作用。把蕨粑切成片,放入平底鍋內煎香,可以直接跟蒜瓣、生姜、辣椒炒著吃,也可以跟其他食材搭配。
而一年四季到侗寨都能吃到的美食,那就屬“油茶”了。侗族人民勤勞樸實,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品茗各種茶葉,但是“油茶”卻是四季必吃的美食,即可以醒腦提神、補充體力,還有一定保健效果。喝油茶雖沒有中國茶文化那么多儀軌,卻也有規矩。
比如吃油茶只用一根筷子,而第一碗必須給長輩致敬。再有就是得喝三碗。如果夠了,就要把筷子架在碗上,不然主人會一直給你添加,撐壞了可不管(壞壞的笑一個)。
現在油茶的制作方法也多了很多花樣。以前是把糯米煮熟成糯米飯,再曬干后用油炸香。現在也有將粳米炒香作為主要材料的方式。把少許米粒跟茶葉炒香,倒入清水煮開。這邊同時將油炸好的米粒裝入碗內,放入事先炒好的黃豆或者油炸花生米。
倒入燒沸的茶水,加入少許白糖調味,或者食鹽、胡椒粉、辣椒油的佐料??梢猿蕴鹞兜挠筒?,也可以吃咸味的油茶,現在有了更多口味的選擇。
只要你到過侗寨,就難忘那一抹油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