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shí)父母在生下孩子的時候,并不知道孩子會問什么問題,會做什么?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事。
他們只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社會經(jīng)驗(yàn),然后給他們指明方向。甚至很多時候前人的分享就很重要了。
也就是,我們的學(xué)識,我們的過往和經(jīng)歷,決定了我們到底會和孩子說些什么。
說實(shí)在的。
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絕對不會害我們。他們的出發(fā)點(diǎn)一定是愛我們,想我們過得更好。
可是每個人的性格使然,溝通的方式,表達(dá)的方式,對方不一定能夠接收到。
一個在愛和鼓勵中成長的孩子。
對家庭會有很多的依賴,信任,并且有很多東西都會主動的去溝通。
因?yàn)樗麄兪潜辉试S犯錯的,也是被包容的。
可是一個在評判和責(zé)備中成長的孩子。
他們總是會害怕自己犯錯,甚至有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是否犯錯,也會處于自卑不自信的狀態(tài)。遇到很多事情的時候也無法去直接溝通,自己發(fā)生什么事。
甚至很有可能,如果不是到了最后一刻,都無法和家庭溝通出來。而是選擇自己一個人,獨(dú)自去面對一切。
因?yàn)樗麄儾恢雷约旱男袨椋约旱谋磉_(dá)自己的事情是否能得到支持,還是得到他人的評判。
而他們在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會不知道如何是好。
甚至內(nèi)在會有一種恐懼,自己溝通出來之后,是否會增加他人的負(fù)擔(dān),是否會被他人評判,然后反而更加得不到解決。
所以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孩子他回到家就會很歡快的跟家里溝通所有發(fā)生的事情。無論好的壞的,哪怕是惡作劇,也會很歡快的說出來。
可是有的孩子,在家里沉默寡言,一聲不吭。做了一些事情,都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永遠(yuǎn)都害怕自己做錯。
可是到底人做什么事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體驗(yàn),所有的事情都是選擇。
我們選擇a單位必然無法去b單位去工作。但是同時去了a的體驗(yàn)和去了b的體驗(yàn),也不見得全部相同。
人生更是沒有后悔的路可以走。
也就是我們走的都是唯一的一條路,這一條路必然也是最好的一條路。因?yàn)橐呀?jīng)沒有任何一個比它更好的路了。
其實(shí)爸爸媽媽,關(guān)心孩子,愛護(hù)孩子,心疼孩子,還怕他們受傷是很正常的。
可是孩子真的不是,你們可以24小時看護(hù),就不會生病,不會受傷,不會難過的生物。
一個天生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邏輯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物。
我相信你們,也不是父母替你們作出所有的決定。同時,也不是父母為你們做的東西,都是你們想要的。
那么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無法掌控的部分,是否可以支持和陪伴?
我們并不是想要和你們對立。
我們竭盡全力想要跟你們溝通,我們想要的是什么。
我們能否互相尊重,陪伴,愛護(hù),而不干涉,雙方的選擇。
多想在疲憊的時候,在恐懼的時候,在有不安的時候,可以和家人溝通,而不是因?yàn)楹ε卤回?zé)備,而自己一聲不吭的承受著一切。
愛,能否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