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給我們造成很大的煩惱,因為離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經(jīng)歷很重大,但我們當時并不覺得,也因為離得太近。距離太近時,小事也會顯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顯不出大了。隔開一定距離,事物的大小就顯出來了。
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無數(shù)的,其中多數(shù)非自己所能選擇,它們組成了我們每一階段的生活,左右著我們每一時刻的心情。我們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過境遷,當我們回頭看走過的路時便會發(fā)現(xiàn),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們奠定了我們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過是路邊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罷了。
苦難
習(xí)慣,疲倦,遺忘,生活瑣事……苦難有許多貌不驚人的救星。人得救不是靠哲學(xué)和宗教,而是靠本能,正是生存本能使人類和個人歷盡劫難而免于毀滅,各種哲學(xué)和宗教的安慰也無非是人類生存本能的自勉罷了。
人都是得過且過,事到臨頭才真急。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仍然不知道疼。砍下來,只要不死,好了傷疤又忘疼。最拗不過的是生存本能以及由之產(chǎn)生的日常生活瑣事,正是這些瑣事分散了人對苦難的注意,使苦難者得以休養(yǎng)生息,走出淚谷。
請不要責備“好了傷疤忘了疼”。如果生命沒有這樣的自衛(wèi)本能,人如何還能正常地生活,世上還怎會有健康、勇敢和幸福? 古往今來,天災(zāi)人禍,留下過多少傷疤,如果一一記住它們的疼痛,人類早就失去了生存的興趣和勇氣。人類是在忘卻中前進的。
人性
人是有種的不同的。當然,種也有運氣的問題,是這個種,未必能夠成這個材。有一些人,如果獲得了適當?shù)臋C遇,完全可能成就為異常之材,成為大文豪、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企業(yè)家等等,但事實上是默默無聞地度過了一生。譬如說,我們沒有理由不設(shè)想,在古往今來無數(shù)沒有機會受教育的人之中,會有一些極好的讀書種子遭到了扼殺。另一方面呢,如果不是這個種,那么,不論運氣多么好,仍然不能成這個材。對于這一層道理,只要看一看現(xiàn)在的許多職業(yè)讀書人,難道還不明白嗎?
打一個不確切的比喻: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必要勞動時間,價格則隨市場行情浮動。與此同理,上帝造人——說人的自我塑造也一樣——也是傾注了不等的時間和心血的,而價值的實現(xiàn)則受機遇支配。所以,世有被埋沒的英雄,也有發(fā)跡的小丑。
但是,被埋沒的英雄終究是英雄,發(fā)跡的小丑也終究是小丑。
處世
盡量不動感情,作為一個認識者面對一切紛擾,包括針對你的紛擾,這可以使你占據(jù)一個優(yōu)越的地位。這時候,那些本來使你深感屈辱的不公正行為都變成了供你認識的材料,從而減輕了它們對你的殺傷力。
一本淺薄的書,往往只要翻幾頁就可以察知它的淺薄。一本深刻的書,卻多半要在仔細讀完了以后才能領(lǐng)會它的深刻。
一個平庸的人,往往只要談幾句話就可以斷定他的平庸。一個偉大的人,卻多半要在長期觀察了以后才能確信他的偉大。
我們憑直覺可以避開最差的東西,憑耐心和經(jīng)驗才能得到最好的東西。
看透大事者超脫,看不透大事者執(zhí)著。看透小事者豁達,看不透小事者計較。
?一個人可能超脫而計較,頭腦開闊而心胸狹窄;也可能執(zhí)著而豁達,頭腦簡單而心胸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