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歌德也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談話。
今天希望以談話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一篇讀書筆記,向葉圣陶先生學習寫作,用言語溫暖生活。
怎樣寫作
本期老師:葉圣陶
葉圣陶先生(1894-1988)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學家,他把畢生的精力投入祖國的新文化建設和教育事業之中。尤其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擔任《中學生》雜志主編,以先進的文化思想,豐富的科學知識教育中學生,在中國語文教學方面,下力尤深,成果卓著,在文化界,教育界和出版界皆有口碑。葉圣陶先生的這本《怎樣寫作》致力于兼論“怎樣獲得完美的原料”和“怎樣把原料寫作成文字”這兩個步驟。
葉圣陶先生
本次談話內容摘自葉圣陶先生的《怎樣寫作》 ?中華書局2011年版 ? ?部分章節有改動
為什么要寫作?
靖寧:葉圣陶先生您好,非常榮幸能有這個機會和您交流。您的這本小書叫做《怎樣寫作》,所以首先我想向您請教一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我們究竟為什么要寫作?
葉圣陶先生: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寫作的人都應該要思考的。
我的看法一方面人類是社會的動物,不管是從天性上還是從實際生活上都有必要把自己的觀察,經驗,理想,情緒等等宣誓給人們知道,而且希望越普遍越好。
而另一方面有的人寫作并不是為了實際的需要,而是對于生活,關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歷,思情,想象等發生一種興趣,同時仿佛感受到一種壓迫,非把這些思想表現成一個完好的定形不可。
根據這兩種心理,我們就要說話,歌唱,做出種種動作,創造種種藝術,而效果最普遍的,使用最便利的,也就是寫作了。
辭不達意怎么辦?
靖寧:老師,我個人在寫作時,常常靈感乍現,覺得將會寫出一篇很好的文章,但是實際寫作時卻總覺得不是那么回事,感覺辭不達意,或者寫不出我靈光乍現的思想高度,導致寫作失敗的失落和苦悶。請問老師這是為什么 呢?
葉圣陶先生:你這種感覺大約寫作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不光現代人有,古人也有。劉勰說:“方其搦翰 ,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易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巧也。”從他的話來說,就可以知道出現這種情況一則是在材料上不盡結實,一是在表達上未得起道。而前者更重于后者。表達的不得當,還可以修改,材料空浮,那就根本上不成立了。
靖寧:聽先生這樣說,寫作是幫我們檢視思想的工具,那么在下次靈光乍現時,但不知道材料是否充實時我是不是應該放棄寫作呢?
葉圣陶先生:那也大可不必。我相信只要你在生活上向著求充實的路上,就可以絕無顧慮,待寫作欲望興起時,便大膽地,自信地說寫作,但是你一定要細心地,妥地下一番組織的功夫。既經組織,假如這材料確實是空浮的,便會立刻覺察,這樣的話你寫作的欲望也就打消了。假如并非是空浮的思想,只是很不結實,那就可以靠著組織的功能,補充它的缺陷,仍舊從生活,情感,思想上著手充實它。
靖寧:如果誠如先生所言,那么寫作就不僅僅可以檢視我的思想了,也會是推動我思考的最好方法。
寫好文章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靖寧:先生您在上一個問題上強調了文章的組織,寫作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請問以先生的經驗而言,寫文章之前我們必須要做好哪些積累工作呢?
葉圣陶先生:這本書中有一章《拿起筆來之前》,專門講述動筆之前的準備功夫。這里我簡單地和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我們要在實際生活中養成精密觀察跟仔細認識的習慣,其次我們還要養成推理判斷都有條有理的習慣,最后我們要培養自己正確的語言習慣。
靖寧:請問先生所說的正確的語言習慣是什么呢?
葉圣陶先生:可以這樣說:說出來的正是想要說的,不走樣,不違背語言的規律。
靖寧:原來先生在強調準確表達語言。先生都是從大的方面來講述了如何積累寫作資糧。那我想,拿起筆來之前,我們的寫作提綱也非常重要。
一篇提綱,要包括寫作的目的,這篇文章寫給誰看,群眾?老板?老師?好友?家人?等等;主題(副主題),文章想表達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文體:是敘述議論,還是抒情,又或者三者兼備;最后是語言的表達,在哪里可以用到一個精準形象的詞匯,在哪里可以增加一點幽默感都是讓文章出彩的辦法。
看臉的時代,文章可以通過標題來漲粉嗎?
靖寧:先生,一晃30年過去了,如今的世界您大概無法理解,我們都稱其為看臉的世界,寫文章也延伸出出了標題黨這類人,通過一個博人眼球的標題,迅速吸引大量觀眾,甚至網上還有很多教你如何奪人眼球的標題黨武林秘籍。所以今天想向先生求教,一篇文章到底應該是先有題目還是先有文章?
葉圣陶先生: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我們胸中有一段意思,一種情感,要保留下來,讓別人知道,才會動手寫文章,意思的全部必然有論斷或者主張,這些情感的全部里有至少有一個集注點,我們把它稱為中心。如果把中心寫成簡明的文字,就是題目。所以在文章前寫題目和在文章后寫題目都是一樣的,因為中心總有那么一個。我只能決定地說,是先有了意思情感再有了題目。
靖寧:所以先生的意思是先要充實好自己的文章內容,自然而然的寫出題目。
不得不說的寫作心態
靖寧:盡管時代變遷,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但我們仍舊能夠看到那么多熱愛寫作,堅持寫作的人,而寫作和交流的平臺如簡書,微博,微信,豆瓣也一直滲透在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想請問先生,如果真的要給廣大熱愛寫作的朋友一個寫作的建議,您會說什么呢?
葉圣陶:希望大家能誠實地說自己的話,用“文字里的表白與感興是否確實是自己的”尺度來衡量,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靖寧:謝謝老師的分享,我也會不斷修煉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的所思所感。
寫在最后
今天的這篇文章只闡述了《怎樣寫作》這本書的一點皮毛,更多精彩還需要自己去讀書,思考,并練習,最后希望這篇小文對熱愛寫作的你有一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