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講的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問題,不指職業選擇的偏好。
商業社會的發展給我們的一大收獲和啟發是:多贏思維。我們可以通過創造新價值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并不局限于和別人搶奪競爭。
商業之美在于不同價值的交換,產生更大的價值。不同于政治,政治是固定資源和既有價值的爭奪,屬于零和游戲。比如辦公室主任的職位只有一個,你和你的同事屬于競爭關系,同時你和現任主任之間也是競爭關系。
商業具有可變量,可以通過創新將固有價值增大。有一個經典的段子,說的是中國人與猶太人的區別:街道上中國人開了一家加油站很賺錢,就馬上會有另一個中國人開另一家加油站,就會有跟多人跟著開加油站,一直到大家都不賺錢。街道上猶太人開了一家加油站,生意很好,另一個猶太人就會開一家餐館,其他猶太人會開超市,一直把這條街帶動起來,大家都賺錢。
雖是段子,說明了兩種心態的不同,一個是競爭與爭奪,一個是合作與發展。我們對人生也具有兩種態度和模式的選擇,在具體的事上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判斷。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僅做一個提示。即便是做政治工作,也可運用商業邏輯共贏,處于固定市場的商業也需要政治邏輯的斗爭。
另外在管理上,對兩種組織的管理邏輯也是不一樣的,一個是重管,一個是重理。
雖然政治組織與商業組織都存在管理,但管理的目標和手段截然不同:政治組織的管理目標是穩定,統一,不要創新;商業組織的管理目標是活躍,有創造力,能突破。所以政治管理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是對立的,商業組織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是站在同一戰線的。
以上所有只是講的基本原理,不指具體操作。對自己看問題有些啟發就好,我個人基本上就是這樣去規范自己的眼光與視角的。
[**懷度眾讀匯:每周一本書,堅持日課行**]
懷度日課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