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與大多數小說中的英雄人物一樣,保爾選擇了以這樣一種類似于“歸隱”的方式度過余生——在莫斯科定居寫作。這不由得讓我再次想到在這之前,他曾經歷過多少次血與火的考驗。多次負傷與重病,也沒能摧毀他與鋼鐵一樣堅硬的意志,而最后卻在身體的衰老面前選擇了隱退,這不由得使我想到一個詞——“英雄遲暮”。但即使保爾選擇了隱退,他也并沒有一味享受優(yōu)厚的生活待遇,他開始了寫作,開始用自己一生的經驗教導后來者。盡管保爾的落幕十分平淡,這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 ? ? 讀完文章后,除了感慨那龐大無比的史詩背景,我更多的是驚嘆于作者對于人物的刻畫。而《鋼鐵》這本書最開始最吸引我的便是他對人物刻畫的細致,他并不是將人物寫在紙上供讀者看,而是試圖剖析人物的想法 ,試圖讓讀者和他一起了解這個人物,這便筆把人物寫在干巴巴的紙上要好的多。而在作者這樣的寫作方法之下,最為突出的角色顯然就是主角保爾柯察金。我看來,保爾柯察金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物。說他平凡,是因為他不是完美無缺的,她也有著很多的缺點,例如沖動易怒,打架罵人。而正是這一些缺點,才讓他與讀者們更加貼近,若塑造一個離讀者十分遙遠,且不存在缺點的主角而又要向讀者闡釋自己的道理,這顯然不切實際。所以作者將重點放在了保爾從一個普通的頑皮少年,逐漸成長為一位鐵血戰(zhàn)士的心路歷程。而說他不平凡,自然也情有可原,保爾不止一次從死神的手里奪回了自己的生命。被糊涂的軍官從牢里面放出,從馬上跌落被摔成重傷,到最后診斷為絕癥無法繼續(xù)工作,保爾的命運是曲折的。而他鋼鐵般的意志,正是在這樣曲哲的命運中被逐漸鍛煉出來的。保爾柯察金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小說人物,他同時也代表著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他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 ? ? 盡管作者否認保爾柯察金等同于奧斯特洛夫斯基,但從作者的生平經歷來看,他與保爾的生活實在是太相似了。二人一樣在鋼鐵洪流中投身革命,一樣歷盡傷病而無法繼續(xù)工作,也一樣沒有被病魔所打倒,開始了寫作。所以說,保爾柯察金除了是一個小說人物,一個時代縮影,更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影子。
? ? ? 小說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為題目,初讀時難免耐人尋味,然而讀完后,我卻理解了作者的用意。保爾本身便是一塊鐵礦,是在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磨難淬煉后,才成為了一塊鋼鐵,也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戰(zhàn)士。無疑,這本書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啟發(fā)性的。讀者總能從書中的很多人物中,找到與自己相似的面孔,而這些個有個性的人物,都會他們在書中的經歷給予讀者啟發(fā),這也是《鋼鐵》如此受歡迎的最重要原因。
? ? ? 同時這本書中所展現的并不全是令人欣喜的希望,也有令人唏噓的卻真實存在著的丑惡。比如在布爾什維克給中學生們開動員會的時候,奧庫邵夫等人對于布爾什維克們嗤之以鼻,并在會場中制造騷亂,使得最后加入共青團的人寥寥無幾。而同時保爾在軍營里聽到的安德羅修克給他講的故事,在震驚了保爾的同時也震驚了我。在戰(zhàn)斗即將開始的時候,士兵們沖進了一個以為有著波蘭兵的院子,而其中卻是幾個偵察兵在作者強奸婦女的勾當,于是連長當機立斷,將幾人槍斃。作者并不喜歡掩飾隱藏在光明之下的丑惡,甚至善于將他們寫出來,這也使得本書的人物刻畫更加多面。除了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自然也有著陰險丑陋的匪徒。
? ? ? 當然,在欣賞保爾的機智勇敢以及堅強不屈之余,又何嘗不能學習保爾的精神呢?與保爾相比,我們有著太多的優(yōu)勢。首先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戰(zhàn)爭的年代,連病痛都可以通過先進的醫(yī)學來治愈,更沒有經歷過死生離死別的苦痛。其次我們的學習起點以比保爾高了不止一點,我們不用付出高昂的學費,便可以在學校悠然自得的學習。而就是在這樣優(yōu)厚的條件下,我們又何嘗不能像保爾一樣努力奮斗呢?拿我自己來說,我最大的缺點其實就是怕麻煩,我也因此錯過了許多機會。每當學校開展大小活動的時候,我總不那么積極參加,即使偶爾參加也是十分的不情愿。反觀保爾,協(xié)助共青團在中學生中宣傳共產主義理念,加入第一線的敢死隊與匪幫面對面斗爭,保爾何曾因為麻煩而放棄過。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以及他鋼鐵般的意志,他最后才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戰(zhàn)士。我又何嘗不能像他一樣去勇于嘗試,積極進取呢?
? ? ? 在大時代的洪流中,或許每個人都只能被裹挾著前進,而在這之中仍沒有迷失自己本心,始終堅持自己理想的人。如保爾一樣,盡管歷經風雨磨難,但終將成為一個英雄。如今的時代與環(huán)境令我們沒有見過戰(zhàn)爭,但我們也應時刻磨煉自己的意志,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去成為自己的英雄。
? ?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