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老鹹菜與小米粥
? ? ? ? ? ? ? ? ? ? ? ? ? ? ? ? 文/西涼
說起老咸菜和小米粥,那就好比老婆孩子熱炕頭,再沒比這更貼心舒服的日子了。
冬天的陜北,極冷。陰歷九月份的時候,冷不丁也會來場雪,玉米棒子還來不及收,就被一場大雪給蓋住了,沒辦法只能等太陽出來的時候,再去收。收了這最后一茬莊稼,陜北人就閑下來了。大大小小的人,都會去墻根兒下蹲著曬太陽,說些家長里短。今年收成怎么樣;誰家兒子娶媳婦了,自己孩子還是單身;誰家又有一個大學生。更有些長舌婦,用神奇的口吻故意壓低聲音說,誰家媳婦又和婆婆打架了,仿佛她窺探到了什么機密一般。但這些都足以證明,那是他們一年中最清閑最舒服的日子。
早上早早的起來,男人坐在炕上看看新聞,和媳婦閑話幾句家里的事,就等著吃早飯了。早飯吃的就是小米粥、咸菜和饅頭,再加一大碗的煎豆腐(水煎豆腐)。這種看似平常的搭配和食物,卻給了味蕾極大的享受,也是內心最妥帖的安慰。
黃澄澄的小米粥,盛在細瓷的白碗里,上面漂著一層厚厚的米油。喝一口下去,又油又香,米香里還裹著一絲絲的甜味。這時候,再就一口墨綠色的老咸菜,更加提升小米粥的軟糯潤滑。老咸菜的咸味剛好與小米粥的油香綜合,去掉了粥里的些許油膩,喝了一碗還想再喝一碗。
夏天的小米粥要清淡,煮的時候,米要稍微少一些,水要稍微多一些,主要是補水。配的菜也不是老咸菜,而是涼拌的各種小菜,拌黃瓜,拌木耳,拌野菜,只要能生拌的涼菜,基本都可以。可是冬天就不一樣了。小米粥要相對稠一些,還一定要用大鍋,柴火熬出米油來,這時候也只有配老咸菜才最為妥貼。當然老咸菜也有很多種。
爸爸最愛吃的是白蘿卜英子腌制的咸菜,綠綠的。配著小米粥也霎時好看。媽媽做的咸菜,一向有點偏咸,可這也擋不住爸爸愛吃,咸了他就用涼水洗兩道,再放到鍋里蒸熟了吃。在咸菜里放上些油潑辣子,一把煮好的黃豆,既削減了咸菜的咸味,又增加了辣椒的香辣和黃豆的油糯,夾在剛出鍋的白面饅頭里,也是暖心暖肺的美味,每回蒸饅頭,都能吃上好幾個。
在陜北有冬吃蘿卜夏吃姜的說法,蘿卜是家常菜。但是比起爸爸愛吃的蘿卜英子咸菜,我愛吃的是腌蘿卜。
母親每次做咸菜都會做一大缸,里面煞是豐富,先把蒜和姜放進去提味,然后倒進去一籮筐新摘的秋辣椒,再放上白蘿卜、西紅柿、芹菜、綠橄欖、大白菜,然后倒上燒開鍋涼了的清水,撒上半袋子大粒鹽,封上口。
三五天之后,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趕緊打開缸,一股食物的混合香就撲面而來。看著缸里紅的綠的,一個個躍躍欲試,我早就開始咽口水了。
母親定會撈出我愛吃的蘿卜,再配幾只紅的辣椒,幾片綠橄欖。這時候,我會先抓起一小片橄欖葉子放進嘴里,解解饞。母親一邊用略帶喝止的語氣讓我少吃,一邊又快速的把剛才撈出來的咸菜,切成細絲佐以翠綠的蒜苗和紅彤彤的辣椒粉,再澆上熱油,滋剌一響,蘿卜的酸香味和蒜苗的清香味就竄出來了。這那兒等的住,饅頭已經拿在手里,就等咸菜上場,小米粥也盛進碗中。一頓樸實的早餐,即將在我們的口中大快朵頤。
對于吃慣了的陜北人來說,這是最家常的便飯了,但就是這種樸素的日常,溫暖著我們的胃,也給了我們最真切的幸福和滿足。
吃完飯去串門子了~
作者簡介
西涼,花草系氣味女子,用運動對抗困倦的實踐者。專職節目策劃工作,ppt作圖達人。用文字的心、攝影的技、日語的情,謀心謀愛謀生活。個人公眾號:《久暖》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