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經典:
謙: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六四:無不利,捴謙。
《象》曰:無不利,捴謙,不違則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捎眯袔?,征邑國也。
讀書筆記:
在《周易》的宇宙秩序中,謙卦(地山謙)如同深海中的珊瑚礁,既沉淀著坤地的厚重根基,又蘊含著艮山的生長勢能。
這個由坤(地)下艮(山)上構成的卦象,以山隱于地的獨特形態,揭示出文明演進最深邃的生存法則——真正的強大不在于鋒芒畢露,而在于以退為進的生態智慧。
謙卦的卦象結構(坤下艮上)構成"山藏地中"的隱喻系統。坤地的柔順象征資源積累,艮山的靜止暗喻能量蓄勢。
王弼在《周易注》中闡釋:"謙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將謙卑的本質定義為系統能量的非線性分布。卦辭"亨,君子有終"中,"有終"二字如同生態系統的演替頂極,暗示謙卑是生命存續的終極策略。
程頤在《伊川易傳》中強調:"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揭示謙卑的本質是復雜系統的最優穩定態。
謙卦提醒我們:文明的真正高度,不在于征服星海的野心,而在于保持那種"知其白守其黑"的敬畏——這或許就是《道德經》中"大巧若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