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麗娜·朱莉與布拉德·皮特離婚了。
這對那些想離而未離的人,是一個榜樣嗎?
1、
明星們總是那樣吸引眼球,無論他們結婚還是離婚,活著還是死去。總之,在大眾茶余飯后的談資里,關于明星們的各類新聞與解讀,似乎是最有“營養”的部分。
這或者是因為,我們不但要靠自己的工作和食物活著,還要靠八卦將無聊的人生加以填充,這樣日子才變得多少好過一些。熱鬧是有治療作用的,雖然它治標不治本。
明星的轟動效應,也許會帶來一些早就對婚姻失望的凡人們的跟風。時代的發展變化,必然要改變很多東西,婚姻可能正在被時代所改造。也許有一天,婚姻真的不再是人生的必備了,現在不就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結婚嗎?
關于兩位大明星離婚的原因,有多種多樣的說法,但都是很常見的那些,你在民間也可以看到的。還有一種是這么說的:在朱莉眼中,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而她得到了。至于男人,她已不再需要。布拉德·皮特的存在,對她的人生就失去了意義。
這是個新角度。不僅僅是相處,發生摩擦,誰來控制誰,誰被迫改變,或彼此積極順應對方的問題。都不是。而是從根本上,男人變得越來越沒用了的問題。
既然家庭生活已經社會化,那些家庭內的體力活兒,完全可以雇傭解決。比自家男人還好使。
而賺錢的問題,已非男人專職。有多少女人默默承擔著自己的經濟份額,不顧纏身的家務勞累與養育孩子的艱辛,同時又馬不停蹄地在職場拼殺著。
如果你賦閑在家,沒有收入來源,需要和男人伸手要錢花。那么,這種被動所帶來的類似乞討的折磨,或者說刁難,絕不亞于親自去工作的辛酸。
也許會有極少數的幸運者,不必如此,卻幸福得要命。但那實在是鳳毛麟角。
雖然大多數人在經濟實力和賺錢能力上,無法與明星相提并論。但是,哪怕降低一些生活水準,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女人,帶著孩子走向了單身世界。
2、
長久的婚姻生活,曾被無數人所向往,這也是人生幸福所必需的搖籃。但現在,幸福的內涵和外延,都和過去不同了。既然人們擁有了比過去更加豐富的自我空間,那留給婚姻的位置,自然而然會變得擁擠與狹小。
其實,人生幸福也是一種風險投資。活著本身還充滿風險呢!婚姻亦是如此。經濟學家不總是說——不要把雞蛋全放在一只籃子里嗎?同理,人們也沒必要把一生幸福,百分之百地寄托在婚姻之上。
為了分散風險,你要多找幾只籃子。但這不是說,多找幾個男人或女人,而是多找一些熱愛和值得追求的事物,讓自己充實。
所不同的是,對于幸福收益,不要誤以為是和風險成正比的。它不是風險越大,收益就越高。相反,它們是成反比的。因為來自人性傷害的成本,高于一切,難以言說。
不必再說婚姻的意義了,起碼它的壽命,整體上是越來越短了。半途而廢和夭折的比例也日益提高。所以,不再期待它天長地久,不再期待它生死相守、白頭到老,只保持誠實無欺,反倒是一種理性的勝利。
朱莉與皮特的離婚是無可非議的。如果每個人都沒有羈絆在身,那么走一樣路線的人,比現在還要多。
現在的男人女人,會因為對你不夠滿意,而不是你好不好而離婚。也有人會因某種需要而把婚姻維持下去。但在未來,對于淹沒在婚姻制度里,掙扎了幾千年的女人們來說,也許會有更多的人,最終選擇將男人們掃地出門,由自己和孩子來組成一個家庭。
不要為別人的婚姻解體而遺憾了,甚至你也不需要為自己的婚姻不幸而痛苦。過去的婚姻,人們局限于制度的束縛,現在的婚姻,人們追求的是對人性松綁。法律雖然對婚姻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實踐中,并不會涇渭分明地進行管制,而是一股腦地交給道德。道德顯然是無力的。
3、
當你指望一切都純粹依賴于人性時,就跟絲毫沒有人性是一樣的。今日之婚姻,已經是強弩之末。即使走入了婚姻,仍然恨不得自己是脫韁的野馬,照舊享受自由奔放和無拘無束!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當然也就無法要求對方,去墨守什么成規了。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
婚姻,成了自由的敵人。
但你不會無緣無故地獲得自由。婚姻破碎了,自由才得以釋放。真像裴多菲的詩所說:
? ? ? ? ? ? ? ? ? ? ? ? ? 生命誠可貴,
? ? ? ? ? ? ? ? ? ? ? ? ? 愛情價更高。
? ? ? ? ? ? ? ? ? ? ? ? ? 若為自由故,
? ? ? ? ? ? ? ? ? ? ? ? ? 二者皆可拋。
即使無關信仰,在當代,個人自由也變得更加神圣和備受被推崇。自由,先不說它是否高于生命,至少它已經高于愛情。甚至為了自由,不是已經“二者皆可拋”了嗎?
既然為了自由,可以拋棄生命,也可以拋棄愛情,當然拋棄婚姻也無所謂了。離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該離不離才是有問題呢。
離婚不意味著失敗或悲劇,它不過是符合人類天性的自由選擇。離婚只意味著,你嫁給了自己的勇氣和正義,去過一段獨自輝煌或獨自黯淡的人生,是挑戰也是機遇。但絕不是什么無盡的憂愁和煩惱,只是一次鍛煉和升華而已。
朱莉和皮特離婚,還是出于他們尊重婚姻。如果在一起變成痛苦,或變得沒有意義,分開就是彼此負責任。
4、
有這樣一個女人,陷在不合適的婚姻里,苦苦掙扎,一直沒有勇氣離婚。丈夫在一次喝酒過量中猝死,兩人才以死亡的方式,被動地分開了。但長期身心疲憊的她,也身患重病,再也無法嘗試嶄新的生活了。她覺得自己的一生很遺憾,全然沉浸在負能量里,消磨了所有的精華、快樂、自信和美好。如果能及時離婚,就是一種理性的止損行為了。也不至于到最后,去懷疑人生。
“做為一個酗酒的惡劣男人,我早就應該將他掃地出門。”
“但我一直沒有這樣做,而是裝作不介意和很幸福來給別人看,因為我覺得,無法跟家人和朋友們交代。不能幸福,沒有能力嫁得幸福,對我是一種自卑。”
“我為別人的看法活了那么久,總是怕來自熟人的非議,因此,而浪費了很多為自己率性而活的時間。”
“做為女人,可以沒有男人愛,但不可以不自愛。那個對你來說,不值得愛的男人,是值得花力氣離開的。”
“因為忍的時間太長,爭吵和憤怒,也讓我變得渺小而卑鄙。這就是應該離開的標志,它不是讓你更爽朗和自信,而是令你發狂。”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而我說,離婚要趁早。”
勉強維持,是用麻木編織殘酷。竭力容忍,不過是彼此互相腐蝕。
干嘛要等情誼消磨干凈了再走?
如果沒有了愛,分開也是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