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hole? 營銷/公關
“翁姐,我想了一下還是不能跟你一起創業。因為我還是想做我現在做的事情,如果半年之后創業失敗了的話,我的時間就浪費了。失敗之后我再去找工作,還不如現在繼續強化我的專業能力要強的多。”一位潛在合伙人這樣跟我說。
最終,我還是尊重人家的決定的。
但行業和命運之間的關系其實是很微妙的。(觀點來自羅輯思維)
縱觀商業的發展歷史,行業興衰起伏,這是大勢所趨,沒有辦法改變。
但是,過去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現在是鐵打的人才流水的行業。
以前,行業就是行業,存在周期特別長,而現在,因為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行業的壽命有長有短。行業里的人才,既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又是東方不亮西方亮。
于是,人的命運和行業的命運就變成不完全一回事,甚至已經分離了。
老羅說到,前幾年,他和美國的媒體人聊天,發現反差特別大。要知道,全世界的新媒體紅紅火火,傳統媒體都遇到挑戰。中國媒體人普遍有一種焦慮情緒,積極的人在討論轉型,消極的人覺得行業不行了,我該怎么辦?
而美國媒體人呢,不僅沒有這種情緒,反而是覺得新媒體紅火,挺好。因為新媒體愿意花更多的錢,雇傭傳統媒體里懂內容的人,這是我們的機會啊。
這里攤子散了不要緊,換個公司繼續干活啊。
這種反差,其實是因為對行業和個人命運關系的看法不同。
回到開始的問題,如果現在娛樂業的發展剛剛興起,影視綜藝場景營銷的模式剛剛起步,視頻這一形式正在逐步得到高度認可和快速發展,即便你在這個領域做了半年,創業失?。赡鼙淮篦{吃了,也可能被其他行業狙擊死掉了),但只要這個行業還持續發展,對這一類專業的人才的需求仍然是存在的。到時候,雖然你可能創業失敗,但很有可能成為BAT布局這個產業的必要專業人才呢~那是不是很有可能一躍成為行業搶手人才?機會是不是一樣多?甚至更多?
補個例子:有位朋友在直播剛剛興起的時候面臨了是否要創業做直播的選擇。他選擇了創業,最后這家直播公司被并購了(算失敗了),然后他因為比較早介入直播領域,成了不可多得的有經驗的人才,然后進了映客這樣的雖然創立比較晚但是比較有前途的“明星大企業”。
瞧,把自己當做某個行業里的人,還是當做掌握特定能力的人,看待機遇和挑戰的角度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