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熱”催生了茅臺空瓶回收的盛行,這是假茅臺江湖的冰山一角。如何打擊假茅臺泛濫,讓“茅臺熱”退燒并回到理性軌道,可謂任重道遠。
我國數千年的酒文化造就了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一大批企業,其中的佼佼者非貴州茅臺集團莫屬。作為高檔白酒,茅臺喝的不僅是酒,更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近年來,“茅臺熱”一詞可謂屢見報端,最近茅臺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6000億元,以致出現經銷商囤積居奇的現象,其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高價收購茅臺酒瓶的情況也很常見。而這種利用空酒瓶制售假茅臺的行為,總是屢禁不絕、屢打不止。很難想象一個茅臺空瓶的價格可以在四五百元,可見其利潤之驚人。之所以會有不法商人回收茅臺空瓶,一方面是因為原廠茅臺的酒瓶防制難度較大,另一方面是用真瓶裝假酒非專業人士也很難鑒別,這都是這條灰色產業鏈滋生的土壤。
“舊瓶裝新酒”,回收的茅臺空瓶毋庸置疑是用來制作假茅臺酒的。現實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空酒瓶制售假茅臺,其背后的驚人造假利潤令人咂舌。假茅臺的泛濫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而且破壞了市場秩序,甚至造成正品茅臺酒的商家難以為生,對于茅臺集團來說,假茅臺影響的不僅是經濟利益,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形象,其品牌損失不可估量。
如何打擊假茅臺泛濫
針對假茅臺泛濫,近年來監管部門也在不斷進行打擊,但其泛濫勢頭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這就說明打擊假茅臺光靠監管部門是不夠的。筆者認為,要想遏止假茅臺的泛濫,一方面市場監管部門必須亮劍,加大“打假”執法力度;另一方面作為消費者也應提高“打假”意識,比如要在廠家授權的渠道購買并索取所有的購買票據,以便事后能追根溯源;然而,從根本上來說是要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茅臺,讓茅臺回歸到作為酒的本質上來,畢竟作為酒的茅臺國內也有很多在各方面都能和茅臺媲美的品牌。對茅臺酒的理性認識,既能讓其價格回歸理性,也能防止茅臺市場過熱或過冷。于此同時,還需要行業自我監管。對于每個企業來說,唯有誠信、依法經營才能守住品牌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