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有經歷便會有收獲,有思考便有會沉淀。此次春節陪爸媽張家界游玩亦然。收獲思考頗多:
一 感恩
這次順利出去,首先要感恩的便是老公的支持,公婆的理解,還有兒子的包容。作為一為人妻母的身份,做出一個自己帶父母而且是在春節舉家團圓的日子里出去旅游的決定,總是有些任性的。這個決定出來必定會有人要去犧牲一些東西。比方說,老公會覺得整個春節沒有多少意義,兒子會想媽媽,公婆會把更多的精力拿出來照顧孩子等等……所以,非常感謝他們對我此次出游的包容。
第二個要感恩的是導游,跟過團出去玩的朋友應該都會有體會,導游真心是個特別辛苦的工作。或許我們僅是能看到他們帶著我們一路游玩的幕前,卻不知道他們頭天晚上整宿露宿排隊買票的幕后。
即便是游玩的幕前,我們看到的也永遠是導游扛著小旗子的背影。我原以為導游是個特別好的工作可以陪著游客游山玩水,豈不知真正跟著他們走下來才發現他們根本沒有心情跟時間去欣賞風景。因為他們需要趕在我們的前面,把接下來的項目全部安排順利。他們帶隊的所有人都是他們肩上的責任,不能丟下任何一個。所以也呼吁,出門在外跟著團隊旅游的朋友,一定要配合導游,遵守導游制定的規則。否則任何一個意外,他們都得不停的打電話溝通協調,看了真的讓人覺得心疼。
而且出門在外,各種意外情況都會有,有堵車的時候,也有景區因天氣原因封閉的意外,導游在身心俱疲的協調的同時,還需要安撫游客們的情緒。長途跋涉的時候,也要想盡辦法調動大家的情緒,排解大家的無聊。所以在此真心感謝游走在路上的導游們,他們是景區里那一道最讓人感動的風景……
二 無奈與滿足
其實出去這趟選擇這個時候,我也是糾結與無奈的。一方面面對自己父母年齡日益增長,雖然已是出嫁之后的女兒,但是還是有想陪他們出去逛逛的心情。一方面也是作為人妻人母,作為兒媳婦,必然要犧牲這邊的團聚,還得克服想孩子的焦灼。尤其是后幾天,看到景區跟兒子差不多的孩子,總是忍不住駐足多看幾眼。聽到家人說兒子想媽媽的狀態,我豈止是一次的熱淚盈眶呢。
但是下定決心出來之后,陪著爸爸媽媽看一眼這世界的繁華,也是一種精神富足。爸爸媽媽是第一次坐飛機,給他們選了兩個靠窗的位置,倆人沒有任何不適的反應,一路開心得像個孩子,對于我來說,看著他們快樂就是一種幸福。
景區里媽媽非常喜歡一款銀手鐲,爸爸考慮景區里的東西一般價格比較貴且不太合理,但是我覺得媽媽喜歡比什么都重要,如果這次消費理智了,但是她會有惦記的遺憾,所以我選擇不理智,不給媽媽留下遺憾,她開心比什么都重要。
三 心態調整
出門在外,太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存在,可能會堵車,可能飛機會晚點,也可能酒店出現問題。這時候,就要考驗自己在遇到問題時的心理素質了。選擇淡定從容還是煩躁抱怨,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心情。
這次出行,幾乎每天都會遇到我自己控制不了的問題,能經過我的手可以解決的,我就保持冷靜,一步一步解決,不能解決的比方說堵車啥的,我就整理思路寫游記轉移注意力。自我調節的方式很多,聽歌看書,刷朋友圈等等,總有一款適合自己。
四 有計劃的準備
一直以為凡事都應該有所規劃,此次出行也不例外,出行之前,我習慣把路線日程提前調控安排,以及每個環節大約需要的預算,都用表格直觀的表現出來。這樣思路步驟都會比較清晰,所有的環節也基本都會在自己的掌控范圍之內。
出行是這樣,工作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有目標,有計劃,有準備會讓一切既看上去按部就班,也會應對突發的并不太嚴重的偶然。
但是這一點也是需要把握尺度的,太過擁有把控能力也會順勢產生太強的控制欲,如果事態不按照自己的把控方向發展就會很難以接受。其實不妨多一點淡定從容而去應對,那么便會有了見招拆招隨機應變的適應。
五 每天記錄自己的心情
我覺得出門在外,每天記錄自己的見識與感受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每天晚上,回顧盤點的時候,就像又把白天游玩的感受重新經歷了一遍,那是一種回顧。
且白天在游玩的時候,也會因為晚上要整理寫游記,會更細致的去聆聽去感受。即便多年以后再回首,也依然能憶起當年那游山玩水的放松。
寫作記錄會讓人更細致更投入的去感受生活,去關注以往不曾留意的細枝末節……
每次的經歷都會有每次的感受,我喜歡事后再回味盤點,既是對此次經歷的一種思考,也是對此次經歷的一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