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
五一小長假,天氣持續晴好。不負暮春,今天又打卡了附近的幾個點。
第一站:小姑子家
本地習俗,第一次過端午節的寶寶都要進行“做端午”儀式。小姑子孫子春節前出生,才4個多月,今天給他做端午。
照理說“做端午”這天,親戚朋友都要提著粽子和糕點前來賀喜,主家酒水款待,但今年非同尋常,飯店不能堂食,酒水宴順延,至于順延到那天就看飯店哪天開張。宴請可以順延,但端午節前“做端午”的規矩要應時應景不能順延,作為至親,我們送去8楨白玉方糕和紅包,其他親戚送來粽子。
做端午,除了把粽子糕點分發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還要給寶寶頭戴老虎帽,腳穿老虎鞋,身穿印有五毒的“黃超衫”,表示百毒不侵,順利度過毒月,健康成長。
中午家宴,小姑子只邀她的父親和哥嫂(我和倪先生)出席,一家人小聚。
第二站:黎里
勞動節,舒庭放假兩天,用作政策,今天她又要來小鎮與朋友們會合了。不能出省,附近逛逛,打卡黎里景點。
攬勝梨園是南社公園的一部分,因為新植的大片梨樹而得名。
心里夢里黎里,黎里旅游的廣告詞。
黎里舊稱梨花里,遍種梨花是為黎里古鎮旅游作宣傳。
攬橋的停車場已經爆滿,游客之多可見一斑。幸好,這個開放式公園面積大,攬橋南北各有一片濕地,走在里面不顯擁擠。
一路上,看了幾場免費的“演出”。先是幾位中年男子,坐在湖邊樹蔭下喝茶,難得的是他們還準備了一張小桌子,一套音響。這些人喝茶吹牛,卡拉OK,自娛自樂。
上圖的幾位大媽正在拍視頻玩抖音,表演者戴著頭巾,手拎兩個包裹,演繹《回娘家》。
下圖的“梁山伯”在湖邊孤獨吟唱,做各種動作,卻始終沒見“祝英臺”。拍攝者正是每天清晨在微信里群發“早上好”的章老師。
南社公園是為紀念柳亞子、陳去病、高天梅發起的南社而建的。
蓮花開了。
第三站:小明家
小明家宴是昨晚約定的,黎里回來,小明夫妻倆已經準備了一桌菜,豬蹄、紅燒老鵝、臭鱖魚、十三香龍蝦、紅燒雜魚、紅燒鱔筒……小明妻子還在炒菜,點了下,竟然超過20道菜。果然,家宴是最高級別的宴請。
勞動節第二天,逛逛吃吃,又是充實的一天。